2021-06-04 阅读次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制 2020年1月 目 录 一、研究工作和成果 (一) 研究方向及目标 (二) 2019年度新申请研究课题 (三) 2019年度在研课题 (四) 2019年度结题课题 (五) 2019年度发表论文 (六) 2019年度授权专利 (七) 2019年度出版专著 (九) 实验室最新研究进展 1. 干细胞研究 (1) 干细胞临床研究计划 (2) 多梳蛋白家族在肝癌和胆管癌数据的总结 (3) 多梳蛋白CBX对肝癌干细胞干性影响及表观调控遗传机制的研究 2. 免疫细胞治疗研究 (1) 细胞免疫在自身免疫和肝脏疾病中的研究 (2) 脐血来源NK细胞的制备及对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研究 3. 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机制研究 (1)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2) 表面抗原阴性乙肝分布调查 (3) HSC影响BMSC外泌体特性及对HCC的作用的研究 (4) circRNA经由microRNA通过蛋白轴转导的信号通路介导肝细胞肝癌生物学行为机制的研究 (5) Ubqln4在有丝分裂期发生磷酸化及其抑制胃癌发生的机制研究 4. 重金属胁迫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1) 镉暴露对肝损伤及肝癌发生影响研究 (2) 肝细胞镉中毒现象的先进电子显微学研究 5. 早癌筛查项目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1) 早期胃癌miRNA生物标记物筛选研究 (2) 早期胃癌miRNA生物标记物筛选研究(后续验证内容) 6. 消化系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质量控制与MDT远程智慧共享平台的构建 7. 甘肃省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 8. 无创产前基因(NIPT)、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工作 二、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三、学术交流和开放流动 四、运行管理 五、科普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七、下年度工作计划 八、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一、研究工作和成果 (一) 研究方向与目标 研究方向一:干细胞治疗西部高发慢性及缺损性疾病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研究 基础研究: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肝炎肝硬化、器官缺损性疾病的机制研究;干细胞对不同类型肝移植术后及其他缺损性疾病细胞再生与修复的基础研究。开展干细胞命运决定、干细胞细胞周期与多能性维持的关系、干细胞与微环境的关系及干细胞的体内归巢和示踪研究。 临床研究: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研究及间充质干细胞联合Tips 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转化研究。 研究方向二:西部高发、重大肿瘤的发生机制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和自体免疫细胞治疗西部高发肿瘤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1、甘肃高发肿瘤的关键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探索肿瘤调节因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基础研究:调查甘肃重大、高发肿瘤的流行及其疾病谱特征;揭示甘肃重大、高发肿瘤发病分子机制及特异性靶点;阐明肿瘤发生的异质性及与环境互作的关系;研究表观遗传基因及环境胁迫(如重金属暴露等)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开发肿瘤特异性靶向分子药物并揭示作用机理。 临床研究:开展甘肃高发肿瘤的早癌诊断、预后评估、临床治疗相关靶点研究,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及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研究,为我省高发肿瘤的个性化诊疗提供依据。 2、开展了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甘肃重大高发肿瘤及慢病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开展自体免疫细胞及 CAR-T 细胞的靶向性基础研究,利用嵌合体及基因工程方法对免疫细胞进行靶向性改造,揭示免疫细胞靶向性与肿瘤的关系。 临床研究:以西部高发肿瘤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种杀伤性免疫细胞联合应用杀伤肿瘤细胞,开展针对不同病种特异性的免疫细胞组合应用于临床,并同时利用大量标本资源对新的自体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特性进行研究。 研究方向三:规范化西部高发肿瘤及慢性疾病生物标本库及临床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建立 1、西部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 建立规范的生物标本采集技术及数据库,建立标准化样本操作过程(标准化程序、标准化信息管理、标准控制程序、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质量控制),通过高效规范的收集、储存和使用标本,为疾病的基础、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组织标本和信息支持,搭建医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与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合作,为疾病的基础、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源和信息支持,推动区域科技水平提高。 2、甘肃省干细胞资源库 从事干细胞生物资源的采集、检测处理、储存业务,为干细胞科研与应用提供种子资源;成立院士工作站,引进国内外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进行干细胞科研项目研究,推动地区干细胞科技水平的提高;干细胞治疗技术与产品的推广,推动成熟干细胞临床治疗技术与产品的临床应用,提高医疗机构相关适应症的临床治疗水平。 3、基于互联网+甘肃重大疾病临床数据信息平台 建立基于现代化信息平台的区域协同的标本采集、组织管理和资源共享机制,在西部重大疾病生物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下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化的样本公共平台,平台囊括多家网络单位的生物样本库信息,可以实现样本临床数据、科研数据的网络化即时反馈,从而促进科研合作共享,提高样本的使用效率。以生物信息大数据和转化医学研究为立足点,为疾病的基础、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组织标本和信息支持,推动项目临床-基础-临床应用转化研究和个体化治疗研究。 1) 李汛:中央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2019 2) 李汛:中央高校校长专项基金项目——胆道疾病可视内镜诊断图谱. 2019 3) 周文策:中央高校校长专项基金项目——胆胰疾病的ERCP诊疗. 2019 4) 孟文勃: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省委组织部)——胆管癌胆汁肿瘤标记物筛查验证及机制研究. 2019 5) 孟文勃: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内源性PD-1通过rpS6调控下游分子乙酰化促进胆管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2019 6) 张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31960236)——高原环境对人体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2019 7) 张磊:兰州市科技局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肠道微生物调节胆汁酸代谢在肝硬化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9 8) 朱克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81960516)——循环肿瘤细胞lncRNA FOXP4-AS1在胰腺癌复发转移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2019 9) 雒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81960293)——维生素A调控NaCl-SGK1-FoxO1/IL-23R信号通路抵抗高盐介导的tTreg/Th17免疫失衡治疗高盐饮食的EAE小鼠. 2019 10) 白仲添:甘肃省陇原创新创业人才项目——FO抑制肝癌细胞侵袭的靶点筛选及机制. 2019 11) 白冰: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PRDX2诱导P53依赖的HCC凋亡及自噬的机制研究. 2019 12) 林延延: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Clu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胆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2019 13) 蒲小金:甘肃省卫建委卫生行业科研管理项目——解郁安眠洗方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9 14) 贺菊芳:甘肃省卫建委卫生行业科研管理项目——甘肃省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护理知识态度的调查研究. 2019 (三) 2019年度在研课题 1) 李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0509)——慢性镉胁迫诱导机体肝癌发生的DNA甲基化修饰效应 2) 李汛: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建设计划(1602FKDA001)——细胞精准治疗甘肃重大及高发慢病的医学转化体系建立 3) 李汛: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KY-2015-49)——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 4) 白仲添: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606RJDA317)——血清外泌体差异IncRNA的筛选及其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5) 王燕萍: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KY2016-10)——乳酸杆菌体外干预Hp感染的人胃癌细胞的代谢组学研究 6) 严俊: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KY-2016-27)——家族聚集性乙肝患者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 7) 张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536)——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基因多样性与肝脏疾病相关性研究 8) 白仲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702326)——FO通过MFAP5调节Jun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机理研究 9) 周文策:甘肃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17YF1FA128)——两种不同血管入路的PD手术治疗胰头癌的疗效分析 10) 张磊: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JR5RA269)——肝癌发生过程中肠道免疫因子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1) 孟文勃:甘肃省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17JR5RA273)——CDKL3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影响胆管癌细胞增殖凋亡的机制研究 12) 岳平:甘肃省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17JR5RA259)——胆管结石复发标志物谱的筛选及相关试剂盒研发 13) 朱晓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KY2017-26)——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诊治及早癌标记物筛选 14) 孟文勃: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No: 2017218)——外科临床实用型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15) 朱克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ldyyyn2017-27)——对肠道菌群及环境因素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分析 16) 岳平: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ldyyyn2017-02)——经内镜免破坏十二指肠乳头的胆道活检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17) 张正聪: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ldyyyn2017-16)——对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发生突变的观察及分析 18) 严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ldyyyn2017-20)——镉暴露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变化及其与肝损伤的关系 19) 齐阔: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ldyyyn2017-23)——肝细胞镉中毒现象的先进电子显微学研究 20) 齐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801089)——金纳米棒和肝癌细胞相互作用受近红外激光影响的高分辨电镜研究 21)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18JR3RA360)——肝星状细胞内一维磁性纳米结构的作用机制的高分辨电子显微研究 22) 雒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81960293)——维生素A调控NaCl-SGK1- FoxO1/IL-23R信号通路抵抗高盐介导的tTreg/Th17免疫失衡治疗高盐饮食的EAE小鼠 (四) 2019年度结题课题 1) 张辉: 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6RJZA139)——p16ink4基因在胰腺癌中影响wnt信号通路及侵袭转移机制.2016 2) 严俊: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eppc-2018-01)——白银市东大沟流域居民重金属暴露与生活习惯及常见疾病关系的研究 3) 李汛: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GSWST 2011-04)——肝癌细胞中甲胎蛋白自分泌环路机制研究 1) 任龙飞(李汛). Glutathione Might Attenuate Cadmium-Induced Liver Oxidative Stress and Hepatic Stellate Cell Activation.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19, 191: 443-452. 2) 白冰(李汛). Peroxiredoxin2 downregulation enhanc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nd is associated with unfavorable prognosis in patients. Oncol Rep.2019, 41(3): 1539-1548. 3) 朱晓亮(李汛). Plasma microRNAs as potential new bio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9, 25(13): 1580-1591. 4) 林岩(李汛).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osomes and genetically engineered exosomes for the targeted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s.Journal of drug targeting. 2019.8: 1580-1591. 5) 孟文勃(李汛). Optimal dilation time for combined small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and balloon dilation f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 multicentre, single-blind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 2019.6,4(6): 425-434. 6) 孟文勃(孟文勃). IMPACT OF SIMULATION PRACTICE ON CLINICAL ERCP PERFORMANCE OF NOVICE ENDOSCOPISTS – A RCT USING ERCP MECHANICAL SIMULATOR (EMS).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19.6,89(6):AB255-AB256. 7) 张磊(刘光琇).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bial dysbiosis and primary liver cancer 2019, 18(1): 149-157. 8) 唐增伟(孟文勃).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Prognostic Biomarkers in Cholangiocarcinoma . Journal of Cancer. 2019.1,10(17): 3895-3999. 9) 唐增伟(孟文勃). Meta-analysis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Wisteria floribunda agglutinin-sialylated mucin1 and the prognostic role of mucin1 in human cholangiocarcinoma . BMJ Open. 2019.1,9(1). 10) 张金铎(孟文勃). Targeting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Therapy . Discovery Medicine. 2019.1,27(146):27-36. 11) 付文康(孟文勃). Mechanisms and Importance of Histone Modification Enzymes in Targeted Therapy for Hepatobiliary Cancers . Discovery Medicine. 2019.7,28(151): 17-28. 12) 陈雅静(赵振杰).Optimal interval to surgery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rectal cancer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 Medicine.2019, 98(45) 13) 林岩(李汛).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6, 36(6): 416-421. 14) 刘朔珲(李汛).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结石的原因及预防.西部医学.2019.11, 31(11): 1790-1793. 15) 刘朔珲(李汛).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标准化残肝体积比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5, 26(5): 39-44. 16) 苏艳(李汛). 麻醉前预吸氧联合术中高流量吸氧对行ERCP的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中的影响.西部医学.2019.7, 31(7): 1125-1128. 17) 苏艳(李汛). 快速康复外科在开腹肝癌切除术中应用的Meta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2, 28(2): 75-85. 18) 周永强(李汛). tRNA衍生片段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中国肿瘤临床.2019.7, 14(46):745-749. 19) 张磊(刘光琇). 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4, 36(4):277-282. 20) 叶诚(周文策). EUS-BD与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的meta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 26(2): 192-199. 21) 刘晓燕(周文策).谷氨酰胺在肝切除术后营养支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 26(5): 631-635. 22) 王君璞(周文策).盐酸青藤碱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和PANC-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9,36(7):1225-1228 23) 安爱虎(周文策).胆道微生态与胆总管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 31(8): 509-513. 24) 叶诚(周文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9, 28(8): 955-999. 25) 张有娣(周文策).择期肝切除术不留置胃管或早期拔除胃管可行性的Meta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9, 19(9): 1411-1417. 26) 张有娣(周文策).术前口服10%葡萄糖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 35(27): 14-17. 27) 刘晓燕(周文策). 不同时机营养支持治疗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 28) 朱克祥(朱克祥).lincRNA-p21通过STAT3信号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 35(5): 797-803. 29) 蒲小金(蒲小金).实用新型鼻饲装置专利技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 35(10): 790-794. 30) 张奇煜(李汛).胆漏的内镜外科治疗.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10):652-657. 31) 车刚(严俊).镉对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现代预防医学.2019, 46(18): 3452-3456. 1) 宋晓静 丁方回 张磊 姚金锋. 一种医学实验用老鼠饲养笼. ZL 2018 2 0853073.9. 2019.5.21. 实用新型专利 2) 宋晓静 吴永娜 张磊. 一种试管的快速清洗装置. ZL 2018 2 0562977.6. 2019.6.18. 实用新型专利 3) 蒲小金 杨淑涛. 一种改进腹部中药热敷装置. ZL 2017 2 1318994.7. 2019.2.22. 实用新型专利 4) 李佳佳;李文亮;王雅晋. 一种具有固定曲张血管装置的硬化注射针.ZL 2018 2 0381202.9. 2019.6.18. 实用新型专利 (七) 2019年度出版专著 1) 李汛,第一主编,《胆道疾病ERCP影像学典型图谱》,科学出版社,书号ISBN:978-7-03-062080-4,2019.9 2) 严俊,编委,《器官移植生物样本库建设与管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9. (八) 2019年度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影响胰腺癌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及调控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J2-O45; 推荐单位:甘肃省卫生健康委; 主要完成人:周文策、张辉、苗龙、白仲添、王正峰、孟文勃、张磊、严俊、李汛;主要完成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甘肃省医学科技一等奖。 1. 干细胞研究 (1) 干细胞临床研究计划: ① 完成干细胞研究临床部分,标本收集、数据收集; ② 完成干细胞对肝硬化患者血清外泌体成份的影响及分析; ③ 完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肝硬化患者血清外泌体成份比较及分析; (2) 多梳蛋白家族在肝癌和胆管癌数据的总结 研究背景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居第四位、发病率排名第六位的常见恶性肿瘤[1,2]。此外,约70%的HCC患者治愈后5年内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3]。目前临床上无法手术者和术后复发转移者预后极差,究其原因,与肠/肺/乳癌等癌症相比,肝癌对现有的化疗药物均不敏感,仅有的靶向药物索拉非尼,也只观察到有限的疗效(生存期仅延长3个月[4-5])。其根本原因源于肝癌特征性不明,表观遗传相关作用机制更是知之甚少。因此,鉴定肝癌新的有效治疗靶点、开发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更是进一步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动态长期过程,其中表观遗传调控在癌症重编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甲基化、组蛋白修饰、转录调控因子等。很多研究证据及我们的前期工作都发现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多梳蛋白家族失调与癌症关[6-8]。多梳蛋白家族(PolycombGroup,PcG)是一类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主要参与维持特定基因的转录沉默,与多种干细胞的干性维系、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衰老、X染色体失活、基因印记、癌症的发生发展等一系列细胞生理及病理活动密切相关[7]。PcG蛋白主要形成PRC1和PRC2两类多梳蛋白抑制复合体,它们彼此相互协同调控基因的表达。典型的PRC1复合体由CBX、PCGF、PHC、RING四种组分组成,除了众多同系物的存在导致PRC1组成形式多样,还会有一些非PCG蛋白如:激酶等,可以和CBX-PRC1复合体结合[6]。其中PCGF作为PRC1复合体的核心组分协助招募并稳定PRC1到染色质的特定区域[8]。在哺乳动物中,PCGF蛋白家族包含6个PCGF(PCGF1-6)成员,它们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我们前期利用组织芯片在临床HCC患者的癌与癌旁组织样本进行差异PCGF蛋白筛选发现具有潜在研究的意义:PCGF2和PCGF4在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临床组织样本验证发现PCGF2和PCGF4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PCGF4在HCC中起促癌作用[9-10],而PCGF2是PCGF4的同源物,通过高内涵(HCS)细胞增殖筛选实验发现:下调PCGF2的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uh7的增殖(见前期工作基础),提示PCGF2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因此我们推测PCGF2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PCGF2与癌症的关系 PCGF2和其同源物PCGF4属于PRC1的核心组分。PCGF4通过阻止Myc诱导的细胞凋亡发挥其致癌作用,主要是因为PCGF4对Cdkn2a的抑制作用,其包含2个癌症抑制基因p16Ink4a和p19ARF[9]。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敲除p16Ink4a和p19ARF仅部分回补PCGF4缺陷小鼠的干细胞维持。这些结果表明,PCGF4存在多条途径促进癌症发生的机制[10]。PCGF2和PCGF4的氨基酸序列70%是相似的,但是PCGF2和PCGF4在有些癌症中呈负相关,在有些癌症呈正相关(见表1[11-16]),在不同癌症中存在明显的特异性。其中PCGF4在HCC中起促进作用[17-24],但是PCGF2在肝癌的作用未知,与PCGF4之间的正负关系未知,所以本研究深入研究PCGF2在HCC中的调控抑制。如前所述,PCGF2需要和PRC1其他成员组装成复合体发挥表观调控作用,而PCGF2只有磷酸化后,才能与PRC1的其他组分RING1B组装,行使复合体的功能[25]。因此,探究PCGF2在HCC中的磷酸化对于解析其调控HCC的作用机制是必需的。 PCGF2的翻译后修饰——磷酸化 结合已发表数据[26]及课题组预实验结果整理PCGF2和PCGF4蛋白的结构图发现:PCGF2和PCGF4具有N末端RING指(RF)结构域和C末端富含脯氨酸-丝氨酸(PS/PEST)结构域,氨基酸残基发现磷酸化位点,PCGF2被磷酸化后,不会形成二聚体形式[27]。另外预实验提示:HCC细胞系中也存在PCGF2的磷酸化,我们将PCGF2过表达或者敲低后,PCGF2总是具有多条带;这些结果提示PCGF2的磷酸化可能是细胞控制PCGF2功能发挥的一种途径。所以我们推测,PCGF2必须磷酸后在细胞核中才能发挥功能。那么PCGF2的磷酸化受何种激酶磷酸化,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PCGF2的蛋白质序列(NetPhos2.0 Server[28],cut off <0.9)揭示了10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包括和RING1B结合的磷酸化位点,PCGF2磷酸化后增强polycomb复合物的活性[25],以及新的候选激酶CK2α和PKA等,其中PKA已经报道可以打破PCGF2的二聚体[27],但与CK2α相关的还未见报道。 结果 1) PCGF2抗原的纯化 制作PCGF2的抗原,并且将抗原注入兔子体内,刺激产生PCGF2抗体,图一是我们纯化抗原的结果,目前免疫后的兔子的血清已经收回,接下来验证免疫后的血清中的PCGF2的抗体能否做Western Blot,IHC等试验。 图一1×Mel18纯化结果 2) PCGF4和PCGF2的磷酸化修饰在肝癌中从细胞核输出到细胞质 在宫颈癌中,CK2α磷酸化PCGF4后赋予蛋白质稳定性,促进克隆生长,确定高CK2α表达与高PCGF4蛋白水平升高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购买了两种类型的磷酸酶抑制剂(CK2α 抑制剂和AKT抑制剂),分别加入细胞后,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PCGF4的核质分别。(如图二所示),大部分细胞核中的PCGF4从细胞核中输入细胞质中。PCGF2同样在加入抑制剂后,从细胞核输出到细胞质中。 图二 Huh7细胞系中加入磷酸酶抑制剂后,PCGF4从细胞核输出到细胞质 3) PCGF2在RBE促进增殖是通过AKT的磷酸化,但是PCGF4没有通过AKT的磷酸化促进增殖 前期数据表明PCGF2与PCGF4在CCA的增殖方面扮演一定的角色,所以后期通过RNA-seq数据进一步揭示其深层次的抑制。分别将NC组、敲低PCGF2组、以及敲低PCGF4三个组进行RNA-seq数据分析后,得出PCGF2和PCGF4主要影响的是AKT、Ras等信号通路,所以利用Western-Bolt验证得出,主要影响的信号通路是AKT信号通路。 图三 RNA-seq数据分析及验证 2020年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将PCGF2和PCGF4在HCC中的磷酸化与其功能进一步进行解析; 2) 将构建的PCGF2和PCGF4过表达细胞系进行流式细胞仪分选,检测过表达后对于肝癌干细胞干性维持方面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将分选后的肝癌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目前根据已有分选总结肝癌干细胞的培养基如表一: 表一培养基配方优化 (3) 多梳蛋白CBX对肝癌干细胞干性影响及表观调控遗传机制的研究 ① CBX家族在泛癌中的表达 我们首先利用由TCGA、GTEx data等公共数据库下载公开权限的基因组数据(包括 mRNA表达谱数据,甲基化数据等),通过分析发现,CBX家族在不同的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各组分在同一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差异,如图1、图2所示。 图1 CBX家族在TCGA 数据库泛癌组织中的表达 ② CBX家族在肝癌中的表达 通过对TCGA数据库肝癌CBX家族表达谱数据分析,我们证实了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CBX家族在肝癌组织中相对高表达,如图3所示,并且CBX家族的表达水平和肝癌的分化分级有关,如图4所示。 ③ CBX家族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中的带生存期随访资料的肝癌标本中CBX家族表达水平和肝癌患者的预后的关系,根据CBX家族各组分的表达水平,肝癌患者分为两组(CBX低表达组和CBX高表达组),利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结果显示CBX2、CBX4、CBX6和CBX8高表达的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相反,CBX7高表达的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如图5所示。 ④ CBX家族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为进一步验证CBX家族的表达水平,我们通过RT-PCR技术分析了CBX家族个组分在正常干细胞L02,肝癌细胞Hep3B和Huh7的表达水平,如图6所示,证实与3中的分析结果相符。 图2 CBX家族在TCGA 数据库泛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图3 CBX家族在TCGA 数据库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图4 CBX家族与肝癌分化程度的关系 图5 CBX家族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图6 CBX家族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 2020年下一步工作计划 1) 掌握肝癌干细胞的无血清低粘附培养技术。目前已经购买LCSCs的相关试剂,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尽快实现LCSCs培养技术的掌握和LCSCs的分离。 2) 完成CBX在LCSCs中表达量的差异及对LCSCs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3) 完成安排的所有MSC相关的实验。 4) 国外进一步学习完善干细胞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实验技术。 5) 完成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培训。 2 免疫细胞治疗研究 (1) 细胞免疫在自身免疫和肝脏疾病中的研究 ① sodium aescinate抑制T细胞迁移和DC活化环境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 背景: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能很好的模拟肝脏免疫微环境受到外在抗原破坏后的炎症级联反应。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肝外的适应性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从外周迁移到肝脏,加重肝内炎症反应;2,外周抗原提呈细胞活化,刺激T, B, NK等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加重肝脏损伤。sodium aescinate(SA)能促使机体提高ACTH和可的松血浆浓度,能促进血管壁增加PGF2α的分泌,能清除机体内自由基,从而起到抗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促进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并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因此,具有消炎、抗渗出、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以及纠正脑功能失常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也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但因其有很好的类激素作用故能抑制体内过度免疫反应。因此,我们认为sodium aescinate能抑制急性肝损伤,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可能对于T,DC的免疫调控作用。(图一) 预实验结果:图二部分 图一: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图二:预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学:①用Con-A诱导B6小鼠肝损伤;②给予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SA,观察脾脏、淋巴结、肝脏内浸润的T淋巴细胞种类、表型;DC的表型等;③探索肝损伤程度和T细胞浸润的正比关系;与DC活性的正比关系。 创新性:①SA是否可预防或治疗Con-A诱导B6小鼠肝损伤目前未见报道;②SA是否能调控T-DC在肝内的免疫对话,介导肝损伤的缓解鲜有报道。 ② iTreg细胞过继转输治疗CIA小鼠模型 背景: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能够抑制T, B和其它免疫性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在控制自身免疫性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诸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经典的自身免疫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然不十分明确,但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Treg细胞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大鼠及人类如果缺乏Foxp3 基因,在无Treg状态下,会在生命的早期因为致死性自身免疫反应而死亡,而回输Treg可以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导致的死亡。这一发现提示,如果修复好这些细胞,将为治疗各种自身免疫疾病打开新局面。事实上,我们和另外的研究小组已经发现Treg可以抑制T, B, NK, DC,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和相应的病理性免疫反应,重要的是Treg也抑制破骨细胞等非免疫细胞和骨的破坏等。 树突状细胞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受到抗原刺激后活化,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但DC也能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抑制免疫活化,产生耐受效应。因此,我们认为iTreg细胞可诱导DC免疫耐受而发挥持续的抗炎作用。 实验结果:图一,图二。 图一:iTreg治疗的CIA中DC的表型明显改变 实验方法学:①用CIA诱导DBA1小鼠关节损伤;②给予尾静脉注射iTreg,观察脾脏、淋巴结、关节内浸润的T淋巴细胞种类、表型;DC的表型等;③iTreg诱导DC免疫耐受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创新性:①iTreg是否通过诱导DC免疫耐受治疗CIA未见报道;②iTreg与DC间的免疫对话机制不清。 图二:iTreg-DC表型、功能的改变与iTreg-DC过继转输可治疗CIA 2020年下一步工作计划 1) 部分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MSC/Treg免疫耐受EAE/肝炎-癌/炎性肠癌的生物学机制; 2) 部分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GMSC通过TGF-bata诱导Treg/tDC抑制肠炎/肠癌进展”,并申报甘肃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3) 完成并发表“1-MT通过AHR信号通路诱导Tregs削弱CIA发病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并申报“2020天士力杯”科研基金重点项目; 4) 发表英文综述一篇:IL-10 ochestrate TGF-β medicate immune tolerance Luo Y, Yan MC, Zheng SG, Li X. (2) 脐血来源NK细胞的制备及对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研究 ① 与中源协和干细胞库的合作 内容一: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与冻存 内容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学习结束后带回间充质干细胞P1代共计20支,于液氮中冻存备用。 图:P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第七天) ② NK细胞培养条件的摸索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的NK细胞培养 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的NK细胞培养 ③ 申请实验室相关实用新型专利1项(受理) 图:专利设计图(生物安全实验室小型垃圾分类废弃物桶) 2020年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对NK细胞培养进行进一步探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滋养细胞对NK细胞增殖和杀伤能力的研究 2)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脐血来源NK细胞分离培养工艺流程和检验规程(草案)。 3) 脐血来源NK细胞的制备及对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研究。 图:脐血来源NK细胞的制备及对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研究技术路线图 3 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机制研究 (1)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研究包括裸鼠肝癌模型建立、收取裸鼠血液、肝脏、结肠、粪便标本;裸鼠微生物学和代谢组学测序;裸鼠肝脏和结肠免疫因子PCR及ELISA测定;肝脏和结肠标本HE染色及免疫组化实验;多组学和临床免疫因子相关性分析工作。 图1 GMCSF缓解肝脏损伤和炎症并改善肝功能。(A)通过HE 染色评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B)通过HE 染色评估结肠脏组织病理学改变。(C,D)血清中ALT和AST水平。 图2. GMCSF改善肝癌和结肠肠屏障功能,降低HCC诱导的血清内毒素水平 肝癌和结肠中免疫组化评价ZO1的表达(A,B);肠道屏障功能的markers ZO-1在mRNA水平的表达(C,D);GMCSF减少内毒素水平(图E);粪便SCFA浓度(mg/g粪便)(图F) 图3. GMCSF 减轻肝癌引起的肠道微生物失调。(A)多样性指数图(Chao, ACE);三组之间的韦恩图;(C)非加权的肠道微生物的PCA图。 图4.GMCSF重塑了HCC诱导的肠道微生态结构紊乱。A-B:门(A)和属(B)水平丰度最高的微生物分类群。C:微生物分类群的LEfSe分支图,红色代表Control 组,绿色代表HCC组,蓝色代表HCC+GMCSF组。从里到外的环分别表示从门到属的分类水平。大小圆圈表示分类群的相对丰度水平。D:具有 LDA 分数> 5 的判别性生物标志物。 图5. GMCSF也显着改善了粪便代谢组学特征 鉴定了几种涉及脂质代谢和其他途径的代谢物,succinic acid琥珀酸、fumaric acid富马酸、lipoic acid硫辛酸、oleic acid油酸、 N-Ethylglycine 1乙胺乙酸和maleic acid马来酸。相关分析表明,GM-CSF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群和粪便代谢物与炎症因子、脂质代谢和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减轻密切相关。 2020年下一步工作计划 完成肝癌细胞耐药株的相关实验 (2) 表面抗原阴性乙肝分布调查 过去认为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重要依据,而HBsAb的出现被认为是病毒清除和临床痊愈的标准,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BsAg的血清转换并不能代表病毒被清除,患者的体内仍然存在着低水平的病毒复制,它长期潜在体内可导致肝脏的慢性炎症及硬化表现,甚至肝癌,国内外有关它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 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之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五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乙肝三系统HBsAg阴性,同时其它项有阳性结果(除HBsAb单项阳性)的患者。了解患者其它病因,合并症,血中HBV DNA、肝功能、纤维化、肿瘤标记物等结果。总结HBs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类型分布。分析该类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 ①、在所有1226例有效患者(表面抗原阴性乙肝患者)中,有8种HBV-M模式:即1(5阳性),2(4、5阳性),3(2、4、5阳性),4(2、5阳性),5(2、4阳性),6(2、3、5阳性),7(2、3、4阳性),8(4阳性)。其中模式1、2、3、4较为常见,各模式分布如图1。 图1. 所有患者中各种HBV-M模式频数分布 ②、由于我们收集的患者包括三种HBV-M检测方式:化学发光、时间分辨、酶联免疫,三种检测方式检出的HBV-M模式分布百分比之间结果不尽相同,P<0.001。其中化学发光、时间分辨结果较接近,而酶联免疫结果中模式1、4比例显著增加,出现模式5病例,认为与酶联免疫方法不够精确,对HBV-M中2、4、5项有假阴性结果,导致2、4、5阳性模式被检测为5阳性模式,2、4阳性模式或2、5阳性模式。各检测方法中HBV-M模式分布如图2。 图2. 三种检测方法中HBV-M模式百分比分布 ③、血清HBV DNA是乙肝病毒活动性复制的标志,我们着重观察了化学发光、时间分辨两种定量HBV-M检测方法检测到的患者中HBV DNA的阳性比例。在模式1、2、3、4患者中均有HBV DNA阳性,占资料完整的患者262人中的11.5%,在化学发光法患者中有4%阳性,时间分辨患者中有27.5%阳性,两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01,见图3。组内各模式间阳性率未见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化学发光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检测方法,能更多检测出HBV-M中的阳性结果。 图3. 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的HBsAg阴性乙肝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比较 ④、文献认为HBV DNA复制与乙肝患者中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有关,积极使用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复制,可有效降低乙肝患者中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在HBsAg阴性乙肝患者中我们也观察了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发现可检测的病毒复制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均有相关性,病毒复制水平越高,肝硬化、肝癌发生率越高。 ⑤、我们观察了HBV-M模式与肝硬化、肝癌发病率的关系。不同模式间肝硬化、肝癌发病率未见显著差异。而在合并肝硬化、肝癌的患者中表现的HBV-M模式却不径相同,合并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模式4更多见。 结论:模式4与肝硬化、肝癌发生相关。由于模式4中HBV DNA阳性率并不比其他模式中高,因此认为,有其他原因导致肝硬化中模式4发生率升高。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是否因为现有HBV DNA检测方式仍不够精确,漏检了模式4中极低水平HBV复制的患者,导致以上结果。 2020年下一步工作计划 1) 表面抗原阴性乙肝: a 扩大调查对象,完善数据收集和分析; b 进一步深挖数据,找出更为关键的机制; c 完成表面抗原阴性乙肝血清外泌体特征分析; 2) 人工肝对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外泌体的影响: a 进一步收集人工肝前后肝衰患者血清标本; b 分析外泌体成份。 (3) HSC影响BMSC外泌体特性及对HCC的作用的研究 ①、hBMSCs生长形态观测 ②、将hBMSCs培养至状态良好后收集大量上清保存于-20℃冰箱 ③、利用hBMSCs上清提取外泌体 超速离心法 SBI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法 ④、对外泌体进行鉴定 TEM & NTA & WB ⑤、培养人正常肝细L02 、人肝癌细胞M3、Hep3B、HepG2、Huh7 ⑥、利用hBMSCs来源的外泌体干预肝细胞及肝癌细胞初步进行细胞功能实验 细胞增殖实验 CCK 8 细胞迁移实验 cn 100ulexo 200ulexo 细胞划痕实验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细胞凋亡实验 细胞周期实验 ⑦、目前正在整理分析数据和进行RT-qRCR及WB实验 (4) circRNA经由microRNA通过蛋白轴转导的信号通路介导肝细胞肝癌生物学行为机制的研究 2019年9月1号至2019年9月15号期间完成四例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行肝切除,并且术后病理学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临床组织标本的收集。标本收集的纳入标准: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术前对肝细胞肝癌未经任何全身药物治疗及局部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注射无水乙醇、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措施治疗。组织标本包括肝细胞肝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癌旁组织为远离癌组织2cm以上的肝脏组织。2019年9月15日四例八对肝脏组织送往上海康城生物进行circRNA的筛选及数据分析系。2019年9月21日组织标本质检报告分析提示1例肝脏组织即两个组织标本RNA浓度不合格,于2019年9月21日重新送肝脏组织标本两例至上海康城生物继续进行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图一示外送标本的基本信息。 样本提取:□ DNA þ总RNA/Total RNA □蛋白 □其他_______ 管上编号 样品种属 样品名称(组织/细胞) 保存介质/抗凝剂 管数 样品量 972493-a(红管)-实验组 人 组织 液氮速冻后-80℃保存 1 972493-b(蓝管)-对照组 人 组织 液氮速冻后-80℃保存 1 973037-a(红管)-实验组 人 组织 液氮速冻后-80℃保存 1 973037-b(蓝管)-对照组 人 组织 液氮速冻后-80℃保存 1 971716-a(红管)-实验组 人 组织 液氮速冻后-80℃保存 1 971716-b(蓝管)-对照组 人 组织 液氮速冻后-80℃保存 1 971136-a(红管)-实验组 人 组织 液氮速冻后-80℃保存 1 971136-b(蓝管)-对照组 人 组织 液氮速冻后-80℃保存 1 样品总数量: 共8份(多于12份样本请附页,无就自行删除) 样品运输方式 □液氮þ干冰 □ 4℃ □其他________ 实验完成后样品的处理方式: □处理丢弃 þ返还样品 (注:运输费用自理) 实验完成后要求保存样品 □一个月 □三个月 (图一:四例八对肝脏组织标本信息) RNA QC EUK 1) RNA Quantific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by NanoDrop ND-1000 Sample ID OD260/280 Ratio OD260/230 Ratio Conc. (ng/μl) Volume (μl) Quantity (ng) QC Purity Pass or Fail 972493-a实验 1.96 2.25 873.15 60 52389.00 Pass 972493-b对照 1.92 2.31 612.22 40 24488.80 Pass 973037-a实验 1.98 2.34 1143.99 50 57199.50 Pass 973037-b对照 1.81 1.92 373.78 80 29902.40 Pass 971716-a实验 1.87 1.95 450.19 100 45019.00 Pass 971716-b对照 1.92 1.98 688.48 60 41308.80 Pass 971136-a实验 1.85 2.36 600.01 30 18000.30 Pass 971136-b对照 1.88 1.91 496.82 80 39745.60 Pass *For spectrophotometer, the O.D. A260 /A280 ratio should be close to 2.0 for pure RNA (ratios between 1.8 and 2.1 are acceptable). The O.D. A260/A230 ratio should be more than 1.8. 2) RNA Integrity and gDNA contamination test by Denaturing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28S and 18S ribosomal RNA bands should be fairly sharp, intense bands. The intensity of the upper band should be about twice that of the lower band. Smaller, more diffuse bands represent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RNAs (tRNA and 5S ribosomal RNA) may be present. It is normal to see a diffuse smear of ethidium bromide staining material migrating between the 18S and 28S ribosomal bands, probably comprised of mRNA and other heterogeneous RNA species. DNA contamination of the RNA preparation will be evident as a high molecular weight smear or band migrating above the 28S ribosomal RNA band. Degradation of the RNA will be reflected by smearing of ribosomal RNA bands. 2019年10月1日完成肝脏组织标本的质控,2019年10月21日收到上海康城生物完整的肝脏组织标本数据及分析结果。2019年9月21号至9月31日完成实验所需耗材的采购及一株肝脏正常细胞及四柱肝癌细胞系的收集。 2019年11月1日起开始细胞复苏,历时15天,于2019年11月15日完成一株肝脏正常细胞及四株肝癌细胞系的复苏及种子细胞的冻存。其中HepG2和LM3两株肝癌细胞系复苏困难,生长缓慢。2019年11月15日起实施肝脏正常细胞及四株肝癌细胞系中RNA的抽取及circRNA Real-time PCR 的预实验。预实验数据如下。 Figure 1. circRNAZKSCZN1 expression level in HCC cells and normal Hepatocellular epithelial cell.(convergent primer)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circRNAZKSCZN1 was measured in various cell lines, including one immortalizedHepatocellular epithelialcell line (L02) and 4 HCC cell lines (HepG2, Hep3B, LM3, Huh7).Expression levels were normalized to GAPDH levels. Results are shown as mean±SEM. (*P<0.05, two-tailed Student’s t-test). Figure1. circRNAZKSCZN1 expression level in HCC cells and normal Hepatocellular epithelial cell.(divergent primer)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circRNAZKSCZN1 was measured in various cell lines, including one immortalized Hepatocellular epithelial cell line (L02) and 4 HCC cell lines (HepG2, Hep3B, LM3, Huh7).Expression levels were normalized to GAPDH levels. Results are shown as mean±SEM. (*P<0.05, two-tailed Student’s t-test). 2020下一步工作计划 1) 2020年1-3月:完成80例肝脏组织标本中circRNA的验证,录入肝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确定2个circRNA为两篇SCI的目标分子。 2) 2020年4-10月完成1个circRNA目标分子的细胞功能学实验。 3) 2020年11-12月总结2020年数据,根据进展及数据收集情况调整2021年实验推进详细规划。 (5) Ubqln4在有丝分裂期发生磷酸化及其抑制胃癌发生的机制研究 为了探究Ubqln4与PLK1相互作用的机制,我们前期部分研究发现Ubqln4可促进PLK1泛素化降解,促进PLK1的泛素化(Fig1A)。那么PLK1泛素化位点突变是否可抑制PLK1的降解呢?为此,我们查阅文献后找到了PLK1泛素化位点Y425位,及在有丝分裂期间影响PLK1泛素化定位的K19位及K492位,对这三个位点分别突变后,进行Co-IP后发现,PLK1泛素化位点的突变不影响其与Ubqln4的相互作用(Fig1B) A B Fig 1 Ubqln4与PLK1泛素化位点突变质粒相互作用探究 ①确定Ubqln4在M期磷酸化的位点,将位点缺失,随后进行表型实验及其他分子功能研究。我们前期已经构建了系列突变质粒,位点分布模式图如Fig2所示 Fig2Ubqln4多位点突变示意图 将慢病毒感染HeLa细胞再经过Nocodazole处理,细胞阻滞在M期,检测蛋白磷酸化情况,发现目前突变体质粒中MS45,MS458及MS459的突变区域,磷酸化的条带上移情况有消失如图3所示。而此区域含有11个位点,为进一步缩小磷酸化位点范围,目前在构建这11个位点逐渐递增的突变体,最终明确磷酸化作用的最少位点数。 Fig3Ubqln4系列突变体磷酸化情况 另一方面,对现有鉴定出的MS45,MS458及MS459的突变体质粒进行下一阶段的功能研究,得到稳定转染的HeLa-MS45,MS458,MS459后,发现细胞生长速度较HeLa-pLVX空载及HeLa-Ubqln4野生型细胞慢,因此,对细胞增殖方面进行检测,通过MTT实验无明显差异。但是通过qPCR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等分子后发现(Fig4),与空载对照细胞相比,突变体细胞中p16基因的mRNA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57及MMP7基因mRNA表达也存在差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HeLa-MS458细胞中以上基因的表达与其他突变体细胞存在差异。通过查阅文献可知,p16基因是细胞周期中的一种基本基因,其表达产物直接参与细胞增殖的负调节,CDK4/cyclin的复合体参于G1-S转换的调控,P16蛋白抑制CDK4活性,最终阻止细胞进入S期,一旦p16基因由于缺失,突变等导致功能缺失,则不能抑制CDK4,最终导致细胞进入恶性增殖,加速肿瘤发生。而p57基因广泛抑制CDK/cyclin复合物磷酸化激酶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增殖。此外,MMP7等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蛋白几乎能降解ECM中的各种蛋白成分,破坏肿瘤细胞侵袭的组织学屏障,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因此,以上结果提示我们,Ubqln4-MS458的突变体可能可作为Ubqln4突变功能研究的主要分子,其对应的区域可能为Ubqln4发生磷酸化的作用区域。 Fig4 Ubqln4系列突变体细胞中细胞增殖及侵袭相关分子mRNA表达情况 此外,我们还检测了Ubqln4系列突变体与激酶的相互作用情况,发现Ubqln4-MS458与CDK1的相互作用明显减弱(Fig5),与PLK1相互作用尚未探究。再结合上文qPCR结果,我们推测MS458区域中存在关键位点参与Ubqln4的磷酸化,此区域可作为Ubqln4磷酸化缺失的重点。之后再进一步利用Ubqln4-MS458进行表型研究。 A B Fig5Ubqln4系列突变体与CDK1相互作用结果 ②构建Ubqln4内源性敲除细胞系: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Ubqln4内源性敲除的胃癌细胞系,探究Ubqln4内源性缺失后的功能研究。 CRISPR(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是一种来自细菌降解入侵的病毒DNA或其他外源DNA的免疫机制。现在被人类所重新利用,构建了很强的RNA引导的DNA靶向平台——主要用来基因组编辑、转录扰乱、表观遗传调控等。 Cas9首先与crRNA及tracrRNA结合成复合物,然后通过PAM序列结合并侵入DNA,形成RNA-DNA复合结构,进而对目的DNA双链进行切割,使DNA双链断裂。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crRNA和tracrRNA进行改造,将其连接在一起得到sgRNA(singleguideRNA)。融合的RNA具有与野生型RNA类似的活力,但因为结构得到了简化更方便研究者使用。因此,将表达sgRNA的原件与表达Cas9的原件相连接,得到可以同时表达两者的质粒,将其转染细胞,便能够对目的基因进行操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多个Ubqln4的sgRNA序列,连接到addgene慢病毒质粒lentiCRISPRv2中,通过慢病毒包装,感染,筛选得到Ubqln4内源性敲除的293T及MKN45,BGC-823细胞。 目前,设计了8个Ubqln4-sg序列,测序发现质粒构建成功。随后感染293T及MKN45细胞,提取293T细胞基因组DNA,qPCR靶点序列(500bp左右),进行T7E1酶切(T7核酸内切酶1能够识别不完全配对DNA并对其进行切割,可用于检测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突变)。结果发现,Ubqln4的8个靶点均未出现切割条带,可能Ubqln4敲除未成功。另一方面,将慢病毒感染293T及MKN45细胞,提取蛋白后WB结果显示,在293T及MKN45细胞中8个靶点对应的Ubqln4蛋白水平并无变化,内源性敲除细胞系未构建成功。 A B Fig6 Ubqln4内源性敲除效果验证 2020年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利用Ubqln4-MS458突变体进行后续的Ubqln4磷酸化失活的功能研究,明确其与激酶CDK1,PLK1的作用机制,补充Ubqln4磷酸化失活在细胞周期方面的功能变化。 2) 目前对于Ubqln4的CRISPR方面,已找到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随后将进行调整,尽快构建好Ubqln4内源性敲除的胃癌细胞系,明确在内源性缺失情况下,Ubqln4的表型及其在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的功能变化。 3) 网站预测一些与Ubqln4有相互作用的miRNA,进行筛选。探究有无miRNA调控Ubqln4表达的可能途径。 4) 前期研究发现,Ubqln4可诱导细胞衰老,并且增强多种化疗药物对MKN45细胞G1期的阻滞。诱导细胞衰老是肿瘤药物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探究Ubqln4与肿瘤耐药及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下阶段我们可以先尝试明确Ubqln4与肿瘤耐药的关系,进一步提升Ubqln4的临床研究意义。 4 重金属胁迫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1) 镉暴露对肝损伤及肝癌发生影响研究 研究内容:人群研究、动物实验、细胞实验 人群研究 确定调查对象:拥有项目实施地区户籍;固定居住10年以上(每年居住时间≥8个月);年龄在40岁-69岁(含40和69岁);能够并且愿意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制作和修订居民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A基本情况:16项 B健康资料:7项 C生活居住环境:4项 D生活习惯:31项 E性格特征:1项 F精神状态:6项 G燃料使用情况:13项 H健康知识知晓率:5项 高风险人群体检与标本采集 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在污染区筛选高风险人群,并随机抽取高风险人群进行实验室检查,非污染区以同样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 镉暴露地区完成有效调查问卷488份,体检人数373人(占调查人群76.4 %)。 对照地区完成有效问卷250份,体检总数184人(占调查人群73.6%)。 建立和完善数据库 使用EPIDATA构建数据库,建立黄河白银段居民健康状况信息系统。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所有调查信息(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随访结果)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更新、加工和统计等操作。数据库需由专人负责,并及时更新。 动物实验 大鼠两步法肝癌促进模型(Solt-Farber模型)是一种长期动物致癌实验的替代模型,由于该模型可以在癌发生早期的启动和促癌阶段即对化学物的致癌潜能进行评价即可以检出启动剂,又可以检出促癌剂,其结果与长期动物实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细胞实验 镉染毒与DNA甲基化相关酶有关,随着剂量增大和(或)时间延长,DNA甲基化转移酶在mRNA水平表达上升。确定慢性镉染毒剂量(0.5,2,5uM)进行长期干预,建立了镉暴露肝细胞染毒模型10周。 在转录组GO和KEGG的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较多的聚集在脂质代谢与合成(胆固醇代谢、类固醇激素合成)以及自噬相关生物过程(溶酶体、线粒体自噬) 项目来源 (2) 肝细胞镉中毒现象的先进电子显微学研究 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这一事实直接相关。 科学界的关注日益集中在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威胁上,这些环境污染物包括有毒金属,例如镉(Cd),是日本Itai-itai病的病因。 超微结构病理显示了镉的肝毒性。 然而,形态学的苍白证据不能完全证明镉诱导的肝毒性。 因此,我们尝试使用先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显微分析(TEM-EDX)来捕获Cd的位置,以表征纳米尺寸。 它同时揭示了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尤其是线粒体形态变化和镉的存在的视觉证据,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肝脏中镉毒性的病理机制。 材料和方法 动物与化学治疗策略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0±30 g)从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兰州)获得。将大鼠维持在可控制的温度(22±2°C)和湿度(50±10%)的条件下,循环进行12小时黑暗/ 12小时光照循环,并随意喂养标准实验室饮食和无菌蒸馏水。适应7天后,将动物用于以下实验。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 = 6 /组):对照组(CON)和镉治疗组。在该实验中,Cd处理组每天下午5点通过腹膜内(ip)注射暴露于1 mg / kg体重(BW)CdCl2(202908,Sigma-Aldrich),每周6天(分别在第7、14日离开) ,未经治疗的第21天和第28天)。实验中使用的动物实验方案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动物伦理委员会评估并批准。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将肝组织样品切成1 mm3的块,在4℃于2.5%戊二醛(GA)中固定1小时以上,在磷酸盐缓冲液(pH = 7.4)中漂洗3次,每次15分钟,然后将样品放入次要固定剂,即1%四氧化溶液,持续1 h。固定后,如上所述再次冲洗组织样品。然后将组织在30%,50%,70%,90%和100%乙醇(Leica EM AMW)的三种变化中脱水。将样品包埋在树脂中,并使用超薄切片机(Leica EM UC7 / FC7)用金刚石刀切割超薄切片(70-100 nm)。将样品与乙酸铀酰对比5分钟,然后与柠檬酸铅对比2分钟,然后让样品干燥几分钟,然后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FEI Tecnai G2 F30在120 kV)。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显微分析 TEM内部配备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FEI Tecnai G2 F30)用于评估肝组织肝细胞中镉的存在和位置。元素含量,特别是超薄部分的单个细胞和细胞室的电解质离子组成可以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微分析(EDX)同时测量。 CdLαX射线能量为3.133 keV。 Figure 1. TEM micrographs of the hepatocytes of the liver tissue in the control group. (A) Mitochondria around the nucleus in normal hepatocytes, collagen fibers can be seen; (B) Mitochondria around the nucleus in normal hepatocytes; (C) Mitochondria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in hepatocytes; (D) Hepatocyte nuclear, significant chromatin dispers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Key: M: Mitochondria; N: Nucleus; RER: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CoF: Collagen fibers. Scale bars: 1 μm; Magnification: 2900x. 结果与讨论 从对照组的超微结构结果来看(图1),肝细胞中的胶原纤维存在于细胞质中(图1A箭头1),高尔基矩阵是明显可区分的(图1A箭头2),双层膜和核孔结构清晰可辨(图1B箭头3、4),双层膜以及cr也保持在线粒体中(图1C箭头5、6),粗糙的内质网几乎完好无损(图1C箭头7),染色质分散(图1D箭头8)。这些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肝细胞通常是正常的。 对于镉处理组,可以明显观察到细胞和细胞器结构的显着降解。线粒体的高对比度说明细胞器的膜结构塌陷(图2A arrow1)。原来的双层膜和线粒体的ista不再存在(图2A arrow1)。核膜也受到严重破坏(图2A arrow2)。同时,细胞质中出现空泡结构(图2B arrow3),细胞质中的坏死线粒体增多(图2B arrow4),证明了代谢产物的发生或细胞器结构的进一步分解。线粒体中夹杂物增加和线粒体肿胀的可能性也增加,伴随着细胞器结构的破坏和丧失(图2C arrow5)。此外,可以注意到内质网明显扩展(图2D arrow6),并出现不规则的染色质(图2D arrow7)。这些超微结构变化是CdCl2注射干预导致Cd肝毒性的间接证据。要注意的另一点是胶原纤维结构的保留(图2D arrow8)。 Figure 2. TEM micrographs of the hepatocytes of the liver tissue in the cadmium (Cd) treated group. (A) Mitochondria around the nucleus in cadmium poisoning hepatocytes, obvious mitochondrial necrosis; (B) Vacuolation an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disintegration in cadmium poisoning hepatocytes; (C) Damaged or swelling mitochondria and organelles in cytoplasm; (D) Irregular chromatin condensation, endoplasmic reticulum expansion and not changed collagen fibers. Key: M: Mitochondria; N: Nucleus; RER: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CoF: Collagen fibers. Scale bars: 1 μm; Magnification: 2900x. 如图3所示,借助TEM-EDX进行的进一步评估可确定Cd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的生物蓄积。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束聚焦到大约1〜2μm,以照射对照和线粒体的线粒体。镉处理的超薄切片,分别(图3A,B)。然后大约1分钟收集TEM-EDX光谱。显然,Cd(3.133 keV)的峰仅出现在经过Cd处理的样品中(图3C)。镉的信号低于其他指示元素的峰值的原因是镉的含量远低于其他元素。碳(C),铜(Cu),(Os)和铅(Pb)的峰主要来自TEM网格和染色液。 Figure3.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TEM-EDX) investigation of cadmium (Cd) exposed hepatocyte in liver tissue. The yellow dotted circles (area 1 and 2) in (A) and (B) show the 1~2 μm electron spot areas when x-ray emit, corresponding to mitochondria of control and cadmium (Cd) treated groups, respectively. Scale bars: 1 μm; Magnification: 2900x. (C) TEM-EDX spectrum of area 1 and 2, cadmium peak is obvious detected from mitochondria only in cadmium treated group. 从Cd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Cd可以引起细胞器结构的改变,包括细胞膜结构的破坏,细胞器内部结构的破坏,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和包涵体的出现。这些变化是由于镉作用于细胞结构蛋白而引起的细胞代谢紊乱的结果。在我们的研究中,最初探讨了细胞中重金属元素Cd的定位问题。使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的纳米级电子束和集成元素X射线能谱,可以在相关的单个细胞器位置检测到Cd峰。这表明镉剂量确实与细胞器相互作用并进入某些细胞器。然而,由于两个原因,在某些受损的细胞器或细胞质中未检测到Cd峰。首先,镉进入组织细胞的路径的异质性导致镉在细胞内不同位置的含量不同。通过敏感的TEM-EDX在低Cd含量的位置很难获得Cd信号。其次,电子束的穿透深度可以达到微米级,这会导致来自电子显微镜支持网络的超薄截面的强烈背景信号。此外,还需要考虑在制备TEM样品过程中发生的污染。尽管如此,我们的样品制备设备仍采用严格的清洁条件,并且染色液的成分中没有镉,因此可以确定通过TEM-EDX产生的镉信号来自腹膜内(i.p.)注射。 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随着细胞器超微结构的表征,可以检测到肝组织肝细胞线粒体中的镉。 通过TEM-EDX光谱在线粒体中观察到镉的生物富集。 因此,镉确实会导致线粒体损伤,从而进一步影响细胞的所有功能。 5 早癌筛查项目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1) 早期胃癌miRNA生物标记物筛选研究 题目:血浆microRNAs可作为早期胃癌早期检测的新型生物标记物 研究结果: 1.患者临床特征: 筛选实验由早期胃癌(EGC)、进展期胃癌(AGC)与良性胃炎(BG)各10例患者血浆进行miRNA芯片表达谱检测。验证实验则由早期胃癌(EGC)20例、进展期胃癌(AGC)22例、Hp阴性良性胃炎(Control-1)40例及Hp阳性萎缩性胃炎(Control-2)40例血浆进行RT-qPCR验证(表1/Table 1)。 2.miRNA芯片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 筛选实验中早期胃癌(EGC)、进展期胃癌(AGC)与良性胃炎(BG)患者血浆miRNA芯片表达谱以logFC大于2为标准,3组miRNA芯片中共有117个miRNAs存在差异表达,筛选出差异倍数最大的miRNAs,在Targetscan,microRNA.ORG和miRDB三个数据库中进行miRNAs靶基因预测,30个通过靶基因预测,结合文献筛选出14个靶miRNAs待验证:hsa-miR-1184、hsa-miR-7641、hsa-miR-150-5p、hsa-miR-1225-5p、hsa-miR-425-5p、hsa-miR-211-5p、hsa-miR-24-3p、hsa-miR-4632-5p、hsa-miR-1180-3p、hsa-miR-1246、hsa-miR-122-5p、hsa-miR-455-3p、hsa-miR-23b-3p、hsa-miR-375。 3.靶miRNAs RT-qPCR验证结果: 验证实验对早期胃癌(EGC)20例、进展期胃癌(AGC)22例、Hp阴性良性胃炎(Control-1)40例及Hp阳性萎缩性胃炎(Control-2)40例患者血浆进行14个靶miRNAs、3个管家基因(miR-454-3p、miR-423-3p和miR-191-5p)及内参spike-in 1的RT-qPCR验证,逆转录并预扩增上述18个miRNAs,通过实时荧光PCR读取miRNAs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4种差异表达的miRNAs相对表达量在Control-1与Control-2组间无显著差异(p值均大于0.05, 表2/Table 2),故均归为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 C)。 4种miRNA可有效区分胃癌病例(EGC+AGC)与阴性对照(C),其p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miR-1180-3p(p=0.001, 81.0%, 60.0%),miR-7641(p=0.006, 76.2%, 60.0%),miR-425-5p(p=0.021, 66.7%, 65.0%),miR-122-5p(p=0.026, 71.4%, 60.0%),RSF=1.852*miR-1180-3p+1.569*miR-7641+1.312*miR-425-5p+1.322*miR-122-5p(表3/Table 3, 图2/Figure 2),其AUC为0.799(95%CI: 0.691-0.908, P<0.001);4种miRNA可有效区分早期胃癌(EGC)与阴性对照(C),其p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miR-1180-3p(p=0.007, 80.0%, 65.0%),miR-425-5p(p=0.012, 80.0%, 67.5%),miR-122-5p(p=0.021, 80.0%, 60.0%),miR-24-3p(p=0.031, 70.0%, 80.0%),RSF=2.005*miR-1180-3p+2.117*miR-425-5p+1.792*miR-122-5p+2.234*miR-24-3p(表4/Table 4, 图3/Figure 3),其AUC为0.829(95%CI: 0.657-1.000, P=0.001);miR-24-3p与miR-4632-5p可用于区分早期胃癌(EGC)与进展期胃癌(AGC)(p=0.029, 70.0% , 90.0%与p=0.024, 81.8%, 70.0%)(表5/Table 5, 图4/Figure 4)。 胃癌组患者的miR-1180-3p、miR-7641、miR-425-5p、miR-122-5p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AUC值分别为:miR-1180-3p 0.767(95%CI 0.635 - 0.899, P=0.001, 灵敏度81.0%, 特异度60.0%),miR-7641 0.714 (95%CI % 0.563 - 0.865, P=0.006, 灵敏度76.2%,特异度 60.0%),miR-425-5p 0.681(95%CI 0.534 - 0.828, P=0.021, 灵敏度66.7%, 特异度65.0%),miR-122-5p 0.675(95%CI 0.515 - 0.835, P=0.026, 灵敏度71.4%, 特异度60.0%),四种miRNA联合后AUC明显提高(AUC 0.799, 95%CI 0.691-0.908, P<0.001),RSF=1.852*miR-1180-3p+1.569*miR-7641+1.312*miR-425-5p+1.322*miR-122-5p ;早期胃癌组miR-1180-3p、miR-425-5p、miR-122-5p和miR-24-3p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四种miRNA联合后诊断价值明显提高(AUC 0.829, 95%CI 0.657-1.000, P=0.001),RSF=2.005*miR-1180-3p+2.117*miR-425-5p+1.792*miR-122-5p+2.234*miR-24-3p。早期胃癌组miR-24-3p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进展期胃癌组(AUC 0.782, 95%CI 0.571 - 0.993, P=0.029),早期胃癌组miR-4632-5p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进展期胃癌组(AUC 0.791, 95%CI 0.574 - 1.000, P=0.024)。 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血浆miR-1180-3p、miR-425-5p、miR-122-5p及miR-24-3p、miR-4632-5p的异常表达可做为早期胃癌(EGC)预测诊断新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组合,建立了EGC循环血浆miRNAs标记物预测诊断模型;此模型的建立,可做为早期胃癌(EGC)预测诊断新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组合,可结合胃镜检查发现更多的早期胃癌,有助于早期胃癌筛查的策略优化,建立液体活检发现高危人群、缩小筛查范围,胃镜检查发现早期胃癌、提高筛查效率的工作模式,但这需要更大规模的人群验证,将在“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的后续筛查中进行验证并完善。 Figure 1. Overview of the study design.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Characteristics Discovery phase Validation phase EGC AGC BG EGC AGC Control-1 Control-2 N 10 10 10 20 22 40 40 Age, Mean±SD 53.4±22.6 57.0±7.5 51.4±10.0 63.3±10.1 55.6±13.9 50.2±10.3 56.1±11.3 Gender Male 6 6 5 9 12 20 22 Female 4 4 5 11 10 20 18 Hp / / / / / - + Pathology HGIN 4 / / 13 / / / Intramucosal cancer 6 / / 7 / / / TNM HGIN 4 / / 13 / / / T1a 6 / / 7 / / / … T4N2M0 / 2 / / 2 / / T4N3M0 / 4 / / 14 / / T4N3M1 / 4 / / 6 / / Abbreviations: Hp=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HGIN=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Table 2. 14 miRN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 Control-1 and Control-2. miRNA Control-1 (N=40) Control-2 (N=40) P value hsa-miR-1184 28.54 ±1.45 29.01 ±0.87 0.2149 hsa-miR-7641 20.05 ±1.05 20.15 ±0.87 0.7542 hsa-miR-150-5p 18.62 ±0.99 18.53 ±0.75 0.7550 hsa-miR-1225-5p 31.91 ±0.89 32.30 ±0.70 0.1285 hsa-miR-425-5p 16.49 ±0.78 16.37 ±0.81 0.6537 hsa-miR-211-5p 26.08 ±2.74 26.22 ±1.13 0.8311 hsa-miR-24-3p 20.72 ±0.72 20.56 ±0.60 0.4589 hsa-miR-4632-5p 30.08 ±1.84 30.98 ±1.76 0.1201 hsa-miR-1180-3p 21.77 ±0.75 21.91 ±0.82 0.5986 hsa-miR-1246 22.17 ±0.85 21.85 ±0.91 0.2544 hsa-miR-122-5p 16.66 ±1.73 16.27 ±1.34 0.4345 hsa-miR-455-3p 26.57 ±1.32 26.90 ±0.86 0.3448 hsa-miR-23b-3p 14.49 ±0.77 14.12 ±1.01 0.2004 hsa-miR-375 22.15 ±2.40 21.89 ±1.86 0.7050 Control-1:Hp-negative gastritis. Control-2:Hp-positive atrophic gastritis. Table 3. AUC of 4 miRNAs in validation phase (EGC+AGC vs. Control). miRNAs AUC 95%CI P value Cut-off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hsa-miR-7641 0.714 0.563 - 0.865 0.006 20.246 76.2% 60.0% hsa-miR-425-5p 0.681 0.534 - 0.828 0.021 16.674 66.7% 65.0% hsa-miR-1180-3p 0.767 0.635 - 0.899 0.001 22.020 81.0% 60.0% hsa-miR-122-5p 0.675 0.515 - 0.835 0.026 16.661 71.4% 60.0% RSF= 1.569*miR-7641+1.312*miR-425-5p+1.852*miR-1180-3p+1.322*miR-122-5p. AUC: 0.799, 95%CI: 0.691-0.908, P<0.001. Figure 2. Relative expression(Control vs. EGC+AGC). Table 4. AU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EGC vs. Control). miRNA AUC 95%CI P value Cut-off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hsa-miR-425-5p 0.760 0.567 - 0.953 0.012 16.706 80.0% 67.5% hsa-miR-24-3p 0.722 0.536 - 0.909 0.031 21.292 70.0% 80.0% hsa-miR-1180-3p 0.777 0.589 - 0.966 0.007 22.109 80.0% 65.0% hsa-miR-122-5p 0.738 0.552 - 0.923 0.021 16.661 80.0% 60.0% RSF= 2.117*miR-425-5p+2.234*miR-24-3p+2.005*miR-1180-3p+1.792*miR-122-5p. AUC: 0.829, 95%CI: 0.657-1.000, P=0.001. Figure 3. Relative expression (Control vs. EGC). Table 5. AU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EGC vs. AGC). miRNA AUC 95%CI P value Cut-off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hsa-miR-24-3p 0.782 0.571 - 0.993 0.029 21.293 70.0% 90.0% hsa-miR-4632-5p 0.791 0.574 - 1.000 0.024 31.179 81.8% 70.0% Figure 4. Relative expression (EGC vs. AGC). (2) 早期胃癌miRNA生物标记物筛选研究(后续验证内容) 样本: 后续验证实验由:经病理证实的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92例、早期胃癌(EGC)20例与进展期胃癌(AGC)65例,进行上述研究中筛选出的靶miRNA:miR-24-3p、miR-1180-3p、miR-425-5p、miR-122-5p、miR-150-5p、miR-7641、miR-1184及miR-4632-5p的RT-qPCR验证。 研究结果: 1.miR-4632-5p本批次样本未检测到。 2.前述研究中,筛选出的4种miRNA可有效区分胃癌病例(EGC+AGC)与阴性对照(C),其p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miR-1180-3p(p=0.001, 81.0%, 60.0%),miR-7641(p=0.006, 76.2%, 60.0%),miR-425-5p(p=0.021, 66.7%, 65.0%),miR-122-5p(p=0.026, 71.4%, 60.0%)。在本次验证实验中,4种miRNA可用于区分胃癌病例(EGC+AGC)与萎缩性胃炎(CAG),其p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miR-1184(p<0.001, 91.3%, 48.3%),miR-7641(p<0.001, 89.1%, 12.6%),miR-425-5p(p=0.045, 82.6%, 21.8%),miR-122-5p(p<0.001, 88.0%, 50.6%)。 3.后续数据正在进一步统计中... 2020年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早期胃癌miRNA生物标记物筛选研究(充实样本库、兰州大学第一医院—MIRXES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筛查联合实验室、合作验证); 2.继续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工作、进行兰州大学服务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专项研究项目工作。 发表文章 1.Xiao-Liang Zhu, Long-Fei Ren, Hai-Ping Wang, Zhong-Tian Bai, Lei Zhang, Wen-Bo Meng, Ke-Xiang Zhu, Fang-Hui Ding, Long Miao, Jun Yan, Yan-Ping Wang, Yu-Qin Liu, Wen-Ce Zhou, Xun Li. Plasma microRNAs as potential new bio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9, 25(13): 1580-1591. 2.DC-CIK过继免疫联合化疗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修回)。 6 消化系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质量控制与MDT远程智慧共享平台的构建 研究背景: 甘肃省胃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2012年全省的胃癌和食管癌发病率分别为55.25/10万和20.49/10万,居全省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和第四位,胃癌和食管癌死亡率分别为36.94/10万和13.16/10万,居全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和第四位[3]。胃癌预后和临床进展密切相关,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进展期胃癌则低于20%。但是目前,全省除了高发区以外,无覆盖全省的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并且除11个肿瘤登记点外,也无覆盖全省的上消化道肿瘤数据直报系统。 因此,本研究将首先在全省建立“消化系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质量控制与MDT远程智慧共享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实施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最终以提高县市级医院内镜医生的诊断水平,进而提高上消化道早癌的早诊率和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生存率为目的。 研究方法: (1) 本研究首先建立“互联网+内镜大数据信息系统及远程医疗MDT平台”,技术路线图详见图1。 (2) 在建立好的平台的基础上实施早癌筛查项目,先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的讲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进行健康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分为高危人群和非高危人群,非高危人群退出,其胃癌发生的资料通过肿瘤登记机构获得,高危人群进行碳十三呼气试验、胃镜和静脉采血,胃镜有异常者进行病理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采集的血液标本进入生物样本库,为将来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奠定基础。 图1:平台建设技术路线图 结果与讨论: 自2016年7月以来,截止2019年12月,本课题组已顺利在甘肃省86个县市区建立了50个项目点,每个项目点均进行手把手内镜培训、上消化道早癌和病理知识讲座,共行内镜精查3351例,共发现癌症124例(4%),其中胃癌101例(早期71例,进展期29例,残胃癌1例), 食管癌19例(早期12例,进展期7例),贲门癌4例(早期0例,进展期4例), 早癌检出率66.94% (83/124),共收集血液标本1491例,组织标本465例。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在全省5个县/区开展项目。全年共行胃镜精查352例,发现胃癌4例,癌症检出率1.14% (4/352)。其中早期癌症1例(胃癌1例),共收集血液标本340例,组织标本165例。 图2: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点(2016.07-2019.12)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针对西北地区以恶性肿瘤、终末期肝病等为主的重大慢性疾病的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的特征,探索以区域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为基础,搭建服务区域医疗卫生科技工作全局的支撑性科技条件平台,为促进居民健康、控制重大疾病以及推动相关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原始性创新资源。 样本资源库内容包括:疾病石蜡包埋组织库、新鲜组织库、体液标本库、疾病临床信息数据库。建立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物标本采集技术规范及数据库建立指南》,这是整个资源库的建设指导文件,全面推进奠定了重要的管理基础和技术基础。内容包括:技术标准和标准化操作指南、伦理、法律和法规、生物样本采集和保存操作指南实施细则、采集的生物样本种类、生物样本的贮存和加工、临床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管理、生物样本采集SOPs(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手册,其中SOP程序13个、标准化信息管理3个、标准控制程序2个、标准化操作27个、标准化质量控制10个。 样本资源库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标本库的电子化管理系统,自2016引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规范化管理的MSI冻存管理软件系统,资源库目前拥有国内领先、完备的样本保存设备,包括:大型冻存管理软件、温度监控管理系统、无线数据采集模块、实验室低温标签制作套装、Taylor-Wharton大容量气相液氮罐, THERMOREVCO 超低温冰箱,血液分装低温操作台、组织分装低温操作台、高速低温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等,使得标本库冻存与信息管理水平始终处于行业领先。 2017年4月17日,标本库成功通过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的审批,获得批件: 截止2019年12月,从医院收集的血液标本552例,组织标本516例。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截止2019年12月,共收集血液标本1491例,组织标本465例。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近两年兴起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分析孕妇外周血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准确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一种检测手段。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胎儿游离DNA检测通过半导体高通量测序技术有效的将无创性和准确率相结合,在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能达到99%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实验室自2016年10月中旬开展此项目,截止2019年12月累计检测2000多例样本,13、18、21三条染色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他染色体异常的个别报告,据后期羊水穿刺的确诊和随访调查,结果均无误。 2019年实验室临床检测新增“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项目,此检测不同于以往的方法,它采用的负向富集法联合靶向PCR在国内及国际上均属于首创原研的技术,准确度高、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通量高。截止目前,已完成检测标本110例,在临床医生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实验室现有兼职及流动研究人员48名。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7名,固定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博士生导师3人。2019 年度培养在读博士21名,在读硕士47名,毕业博士3名,毕业硕士5名。固定人员平均年龄 36.48 岁,博士占 56.5%,硕士以上占 100%。实验室人员中,目前科室现有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陇原青年创新人才3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1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包虫病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2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1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镜外科学组委员1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胰腺癌学组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人,中关村(泛亚)消化内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1人,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1人,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1人,甘肃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1人,甘肃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甘肃省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甘肃省中西医专业委员会普外分会副会长1人,委员1人,国家卫计委《包虫病外科治疗救助项目》专家组成员1人,甘肃省医师协会普外医师分会副会长1人,常务理事2人,理事2人;甘肃医师协会普外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甘肃省医师协会普外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1人,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1人,甘肃省地方病诊断专家组寄生虫病诊断小组组长1人、甘肃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治疗专家技术指导小组专家6人。 科室注重与国外及国内同行的交流与协作,已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消化系统疾病研究中心、美国阿肯色医科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瑞典延雪萍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日本顺天堂大学、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日本秋田大学、日本鸟取大、日本葛西昌医会医院等国际知名大学和医院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301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上海中山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山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学同济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的伙伴关系。并且在医学形态学方面与兰州大学电镜中心建立科研合作、在细胞力学方面与兰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立科研合作、在环境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面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所建立合作、在流行病学方面与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省医学科学院建立合作、在干细胞治疗良性病方面与国家干细胞库建立合作。同时,积极支持地县级医院的发展,为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1.国际、国内合作交流 (1) 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暨消化系统肿瘤早诊早治紧密型专科联盟学术会议在景泰县、靖远县顺利召开 2019年1月10日至11日,受项目负责人、我院院长李汛委托,由我院副院长赵达带队的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组赴甘肃省景泰县人民医院、靖远县人民医院开展上消化道早癌筛查及消化系统肿瘤早诊早治紧密型专科联盟学术会议。 此次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刘超博士进行项目点内镜医师的规范化操作及“手把手”培训,项目组成员还包括我院小儿外科陈健主任医师、东岗院区普外科朱晓亮副主任医师、普外二科苗龙副主任医师、病理科张静副主任医师,专业涉及消化内镜、病理、普外、小儿外科等专业领域。 景泰县人民医院、靖远县人民医院是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新增的第49、50个项目点,在项目启动会上,消化科、内镜室、普外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踊跃参会。赵达代表我院分别与上述医院签署了《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合作协议》。在随后的学术讲座中,齐鲁医院刘超博士、我院陈健、张静及朱晓亮分别进行了“胃早癌的发现和诊断”“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申请指南”“消化道早癌ESD标本制备与病理诊断”“早期胃癌微创外科一体化解决方案”等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 内镜筛查工作与启动会同时有序展开,项目组与当地医院内镜中心医护人员精心组织、衔接有序,筛查患者先进行上消化道健康因素调查问卷的填写、随后由项目组消化内镜专家进行早癌筛查操作演示及“手把手”教学,两个项目点共计完成调查问卷120份、胃镜精查118例,发现进展期胃癌1例,疑似早期胃癌2例。 “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自2016年7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市县各级政府、国内外消化内镜专家、各级医疗机构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至今已顺利在甘肃省86个县市区建立了50个项目点、覆盖人口1491.26万人,共进行早癌筛查项目23次、学术报告50余场、培训医护人员400余人,早期癌检出率超过50%,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我院开展该项目以来一直秉承“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宗旨,努力提升我省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水平。 (2) 甘肃省高端医用材料行业技术中心召开第一次学术研讨会 2019年2月18日,兰大一院与兰州化物所,兰州大学口腔医院联合举行了甘肃省高端医用材料行业技术中心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甘肃省工信厅高新技术处处长张志春、副处长娄冬兰,兰州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安娴,兰州化物所副所长周峰,兰州大学口腔医院项目负责人,兰大一院院长李汛、副院长武新安、白明及相关研究方向负责人参加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对甘肃省高端医用材料行业技术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讨论,并在生物人工肝组织材料、表界面润滑及修饰材料和人工种植硬组织材料开发等方向进行了学术报告及充分的交流讨论。参会人员对高端医用材料行业技术中心今后的合作发展规划、可能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产学研如何结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甘肃省高端医用材料行业技术中心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兰大一院-MIRXES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筛查联合实验室科研合作协议顺利签署 2019年3月6日,我院院长李汛与利诺康医学检验实验室(天津)有限公司(MIRXES)法定代表人周砺寒,在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签署了兰大一院-MIRXES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筛查联合实验室科研合作协议。随后,周砺寒博士一行参观了“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利诺康医学检验实验室(天津)有限公司注册于2018年7月,由新加坡科技发展局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衍生的MIRXES公司创始人、董事周砺寒博士创立,致力于把新加坡公司先进的肿瘤检测技术引进回国。新加坡MIRXES公司注册于2014年,多年来重于利用RT-qPCR方法进行miRNA的分子检测以及利用miRNA进行癌症的早期诊断。公司研发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miRNA的分子检测技术平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经与多个跨国药企展开合作,并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此次联合实验室科研合作协议的顺利签署,标志着双方在消化系统肿瘤miRNA标记物和检测试剂盒研发、验证展开全面合作。双方将以共赢机制创建专业miRNA科研及分子诊断PCR联合实验室,促进双方在miRNA等相关技术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通过联合研究和合作项目进行共同创新,双方联合创办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与实力的重点实验室。接下来,双方将会进行创新论坛(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也将建立“教学联合实践基地”进行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 (4) 兰州大学与省科学技术厅领导会见兰大一院客座教授——田中圣人,并颁发2018年度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 3月8日上午,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王彬在学校科学馆贵宾室会见兰大一院客座教授、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引智专家-日本田中圣人教授,并向教授颁发2018年甘肃省“敦煌奖”。省科学技术厅副巡视员欧阳春光、奥林巴斯中国区医学事务本部统括总监高宇、部长于晨光、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迟刚、省科学技术厅外国专家处副处长鲁振江、兰大一院院长李汛等人员陪同会见。 会见中,李玉民对田中圣人教授获奖表示祝贺,感谢他长期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他表示,兰州大学目前正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国际化办学尤其是实质性国际合作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田中教授自2012年至今,18次访问甘肃及兰大一院,为医院的医护人员带来EUS、ERCP及胃肠道内镜诊治新知识和新技术,参加兰大一院负责的全省消化道早癌筛查工作,诊治复杂疑难患者近700例,为甘肃人民的健康事业及兰大的国际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敦煌奖”实至名归。他提出未来几年,希望双方根据已有工作基础和工作需要,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尤其是在新型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化等方面与兰大一院及学校相关学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田中教授对甘肃省人民政府及兰州大学、省科学技术厅和兰大一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近几年来在与中国同行的交流合作工作中,他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兰大一院开展工作,与医院的医师互相交流学习。目前,兰大一院的胃肠道内镜设备与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希望能与兰大一院及兰州大学信息学院等开展智能医疗机器人、健康事业大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的合作,为地区高发病及其他疾病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争取在未来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 会见结束后,李玉民和王彬为田中教授颁发了2018年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获奖证书及奖章。 据悉,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主要表彰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突出的外国专家,特别是对华友好,在各项社会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且在我国艰苦地区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具有良好声誉和较大社会影响的外国专家,是甘肃省对优秀外国专家的最高奖项,获奖者方可参加国家优秀外国专家“友谊奖”评审。2018年共有包括田中圣人教授在内的7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 (5)2019年甘肃省EUS规范化操作培训班在我院顺利召开 为促进我省EUS技术发展、提高EUS诊疗水平,3月8日至9日,2019年甘肃省EUS规范化操作培训班在我院“中国ERCP技术人才规范化培训基地”隆重举行,学习班邀请国际知名超声内镜专家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田中圣人教授以及全国著名超声内镜专家武汉协和医院丁震教授与会授课并进行现场“手把手”教学演示。来自兰大二院、省市级医院及武威市医院、肿瘤医院的40余名学员参与了课程培训与规范化操作指导。 开幕式上,我院院长李汛致开幕辞,对远道而来的日本专家、国内各位专家及学员表示热烈欢迎。随后,田中圣人教授,丁震教授,我院普外五科张磊教授、兰大二院王伟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环扫超声内镜的基本扫描方法”“腹部线阵超声内镜扫查”“EUS在胰胆疾病中的应用”“小探头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与操作技巧”的专题讲座。 当天下午,各位专家和学员在实践中交流互动,各位专家通过典型案例就超声内镜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对学员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示教。病例从胰头占位到食管粘膜下肿物、再到胆总管下段狭窄,从单纯EUS检查到EUS下肿物细针穿刺活检、再到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操作治疗,覆盖面极广。各位专家从进镜到每一个细微的操作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 在第二天的培训中,田中圣人教授、张磊教授及王伟教授为学员们进行了规范、精彩的现场手术演示,展示了EUS/FNA的标准流程及操作要点。之后,三位教授分别“手把手”指导学员进行了环扫超声内镜检查、扇扫超声内镜检查、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以及FNA等操作。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各位学员都表示从中受益匪浅,对我院举办这样的学习平台及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非常感谢,希望今后能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使相关操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造福当地百姓。 (6) 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第四届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班在我院顺利召开 2019年3月6日至7日,我院普外二科、普外五科、特需外科及东岗院区普外科联合召开“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第四届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班”。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铃木安昙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轶淳教授应邀对来自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6家项目点医院的内镜医师及我院约20位青年内镜医师进行了胃镜、肠镜及ERCP的规范化操作示教及手把手培训。 开幕式上,我院院长李汛对远道而来的铃木安昙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对他第14次来到我省参与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并进行培训表示衷心的感谢。铃木安昙教授进行了“早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学术讲座,内容涉及食管与胃早癌的诊断与鉴别,王轶淳教授进行了翻译。铃木安昙教授耐心细致的讲解配合王轶淳教授详实生动的翻译,使各位培训学员收获颇丰。 在规范化操作示教与“手把手”培训中,铃木安昙教授由提前收集的学员信息表对各位学员目前操作中存在的疑惑在操作示教中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讲解,并对各位学员在手把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随后,铃木安昙教授用自己精心制作的测试幻灯对各位学员在内镜下发现早癌、鉴别早癌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二天的培训中,铃木安昙教授着重就胃镜、肠镜、ERCP、EMR、ESD的临床规范化操作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同时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解决办法进行了细致讲解,并在学员操作结束后,对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做了专业点评和归纳总结。 我院自2012年起与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并多次派遣内镜医师互访。铃木安昙教授在胃肠道内镜诊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擅长消化道早癌的诊治、ESD、ERCP、EUS等高难度内镜手术,这已是他第14次来到我省进行培训。在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准备及实施过程中,我院及各项目点内镜医师都得到了铃木安昙教授耐心细致的指导与培训。通过规范化培训,明显提高了我省消化内镜医师的诊治技术,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7)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医学专家一行来我院交流访问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加速康复外科实践工作,聚焦加速康复医学实施热点,促进日间手术规范开展,2019年3月18日下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医学专家托本·摩根森教授等一行五人应邀来我院进行访问交流。我院院长李汛,副院长周文策、刘健、赵达、王文己、武新安,人事处处长车世平、医务处处长万江厚、护理部主任张彩云以及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护士长等50余人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由副院长赵达主持。 李汛院长致欢迎辞,对托本·摩根森教授等丹麦专家近年来对医院加速康复医学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并就后续一周交流工作重点进行了沟通。托本·摩根森教授、比利·克里斯滕森教授等丹麦专家就丹麦的日间手术中心、社区护理、医院与社区的转诊等在丹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座谈期间,双方还就医院、社区、养老机构间的合作及护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具体实施运行进行了交流讨论。 座谈结束后,丹麦专家分组同我院护理部、日间手术病房、老年病二科、血液科、中心实验室等多个处室、科室进行座谈及观摩交流,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纷纷和丹麦专家们就加速康复医学在本科室的实施情况、临床质控、临床科研、人才培养,以及进一步深入合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共同助力打造我院国际化老年医学、快速康复及护理多学科合作的团队。 此次来访的丹麦专家将在我院开展为期6天的深入交流,均将出席我院于3月22日-24日主办的“2019兰州国际加速康复医学与日间手术高峰论坛暨第三届甘肃省整合医学大会”,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发言。 (8) 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詹姆斯库克大学医院专家应邀来我院交流访问 为进一步提升学术交流水平,推进我院外科实践工作,促进手术规范开展,2019年3月22日上午,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詹姆斯库克大学医院专家及中英大健康廖晨妤女士一行来我院交流访问。我院院长李汛,副院长赵达、武新安,人事处处长车世平以及相关学科负责人、业务骨干、护士长等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由武新安主持。 李汛院长致欢迎辞,对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詹姆斯库克大学医院医学专家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座谈会上,赵达副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及学科特色。Wong Peng教授介绍了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詹姆斯库克大学医院的基本情况及人员培养和进修人员培训情况。Reddivari Anil Kumar Reddy教授简要介绍了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詹姆斯库克大学医院的医疗、科研情况,以及创伤外科、机器人手术的实施情况。 座谈结束后,专家们到普外科、心血管外科、介入医学科等专业相关科室就科室开展手术情况、机器人手术的开展范围、加速康复医学开展情况、专科护士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细节交流。 (9) 国际加速康复外科学会、瑞士洛桑Vaudois大学中心医院Nicolas Demartines应邀来我院交流访问 2019年3月22日下午,国际加速康复外科学会、瑞士洛桑Vaudois大学中心医院Nicolas Demartines应邀来我院进行访问交流。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Torben Steen Mogensen教授和Billy Bjarne Kristense教授列席会议,我院院长李汛,副院长赵达、王文己、武新安,相关处室负责人、学科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等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由副院长武新安主持。 座谈会上,李汛院长对Nicolas Demartines教授的到来及两位丹麦专家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对三位专家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和加速康复医学(ERAD)的理念与方法,逐步推广至医院的实践过程,目前取得的良好成效,以及今后的发展目标。赵达副院长向与会的各位专家介绍了加速康复外科(ERAS)和加速康复医学(ERAD)在我院相关科室的开展情况。刘亚涛受卫健委委托介绍了全省ERAS工作开展情况。Nicolas Demartines教授就我院介绍的情况给予了可行性建议,并和与会人员就加速康复医学国际最新进展和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座谈结束后,与会专家到我院特需外科及重症医学科进行实地参观。 (10) 兰大一院举办2019兰州国际加速康复医学与日间手术高峰论坛 2019年3月23日,由兰大一院主办,甘肃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承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9兰州国际加速康复医学与日间手术高峰论坛”在宁卧庄宾馆成功召开。本次高峰论坛是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加速康复医学与日间手术领域的一场学术盛宴,与会专家学者在交流中分享科研成果、共享临床经验、形成发展共识,为推动国内加速康复医学的发展献计献策,探讨创新发展之路。 甘肃省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张宝军、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晓明,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副巡视员欧阳春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王锐,甘肃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滕贵明、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迟刚,兰大一院院长李汛,副院长周文策、赵达、王文己、武新安等出席开幕式。国际ERAS学会推进计划主席尼古拉斯·德玛蒂尼斯教授、2018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托本·摩根森教授等11位来自瑞士、丹麦、德国、英国从事加速康复外科(ERAS)和日间手术研究、实践和推广的国际顶级专家和国际友人,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省级医疗机构及兰州市各级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省内外知名专家、会议代表500余人参会。大会由副院长赵达主持。 开幕式上,王晓明代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向来自国内外和省内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参加论坛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诚挚慰问!他希望参会人员能够利用好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加速康复医学和日间手术的理念,促进甘肃省工作发展,提升甘肃省医疗服务能力,共同为甘肃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努力奋斗,推动医学服务体系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欧阳春光对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商医学技术进步,推动甘肃省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兰大一院在医院建设发展中大力推进医疗、科研协同,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科研获批项目、经费逐年增长。此次论坛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加速康复医学”进行交流,相信必将进一步推动甘肃省加速康复医学的发展,服务甘肃省老百姓的健康。 王锐院士在讲话中说,作为兰州大学附属医院,兰大一院认真落实国家、甘肃省医改政策要求,积极发挥医疗优势,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建立与包括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在内的国际知名医院的合作关系,着力打造医疗特色,努力为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希望医院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健康甘肃、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2018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2014年甘肃省敦煌奖获得者、丹麦哈维德夫医院原常务副院长托本·摩根森教授进行了精彩发言。他对受邀参加本次高峰论坛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此次盛会为多国专家学者就加速康复医学和日间手术的相关理念、技术的深入交流与紧密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期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加速康复医学在甘肃乃至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最终惠及人民健康。 李汛在致辞中向百忙之中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不远万里传经送宝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他指出,2010年至今,兰大一院将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与方法,逐步推广至全院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提出实施加速康复医学,从优化患者诊疗流程、建立并实施规范的临床路径、多学科讨论制度、提高日间手术质量、持续提升改进医疗质量控制、规范开展微创等新技术多个层面,进行实践与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 会上,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晓明,甘肃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滕贵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处长王彦成为落户兰大一院的甘肃省消化病微创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甘肃省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甘肃省高压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授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王锐为托本·摩根森教授颁发兰州大学客座教授聘书。 此次论坛为期两天,期间,国际ERAS学会推进计划主席尼古拉斯·德玛蒂尼斯教授、2018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托本·摩根森教授等11位来自瑞士、丹麦、德国、英国从事ERAS和日间手术研究、实践和推广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将围绕实践加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医学、日间手术及整合医学等方面学术热点、前沿问题,举办40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并开展临床病例讨论。 (11) 兰大一院成功举办第三届甘肃省整合医学大会 2019年3月24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甘肃省医改精神,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经过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由兰大一院主办的第三届甘肃省整合医学大会在甘肃宁卧庄宾馆成功召开。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尚裕良,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王锐,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处长益瑞渊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樊代明教授莅临大会并作精彩报告。台北荣民总医院苏澳分院及员山分院副院长虞希正,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血液内科陈协群,兰大一院院长李汛,副院长周文策、赵达、王文己、武新安,以及省级医疗机构及兰州市各级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省内外知名专家、与会代表600余人参加大会。大会开幕式由兰大一院副院长赵达主持。 尚裕良在发言中代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强调,随着现代医学对人的整体性的日益重视,医学的发展已经跨入整合医学时代。由兰大一院牵头主办的“第三届甘肃省整合医学大会”,邀请了樊代明院士等多位国内知名的整合医学专家前来传经送宝,相信必将推动整合医学在甘肃的发展。 李汛代表兰大一院向百忙之中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和欢迎!他说,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整合医学的提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樊代明教授莅临大会并作精彩报告,希望在座的各位同行能够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交流学习,共话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整合医学在甘肃的发展与壮大,将加速推进陇原健康新时代的到来! 会上,樊代明院士作了题为《医学的反向研究》的专题讲座。他通过案例和数据说明,现代医学一味向技术发展和微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使人忧心忡忡。他以诙谐的语言结合诸多生活和医学实例,详细阐述“医学的反向研究”的理念。樊代明院士的报告语言幽默风趣、案例翔实生动,将深奥的尖端医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引发全场医务工作者共鸣,会场掌声不断。 随后,台北荣民总医院苏澳分院及员山分院副院长虞希正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陈协群教授,兰大一院院长李汛教授等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就会议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第三届甘肃省整合医学大会的成功召开,将为甘肃省整合医学诊疗规范化、科学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好的服务于全省人民! (12)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院士会见2018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托本•摩根森教授及其他国外专家 2019年3月22日下午,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学校逸夫科学馆会见Torben Mogensen(托本•摩根森)教授等7位来兰参加“2019兰州国际加速康复医学与日间手术高峰论坛暨第三届甘肃省整合医学大会”的丹麦、瑞士知名专家以及从事医疗咨询的瑞典维康士公司总经理卓友珍女士、驻华代表贾兰民先生,兰大一院院长李汛、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迟刚等陪同会见。 严纯华向外宾介绍了甘肃省、兰州大学及兰大一院的基本情况,表示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具有多元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宗教环境,对医学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兰州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医疗技术及医学研究等方面,为促进中国西北医疗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也指出,在“双一流”热潮中,兰州大学及兰大一院更需明确目标、求真务实,推进国际交流、拓展合作渠道,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医疗卫生研究及管理体系,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托本·摩根森教授回顾了他在过去10年间与兰大一院的合作,并向兰大一院的医疗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与兰大一院的长期合作,提高了其自身及其团队对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医院管理和麻醉学等领域的认识,是一个互利双赢、且具有强烈人道精神的事业。同时,他也展望了未来与兰大一院的合作蓝图,希望未来能和兰大一院在加速康复医学(ERAD)、ERAS及日间手术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最后,他对学校、医院推荐他参加2018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评选并最终获奖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 国际ERAS学会推进计划主席、瑞士洛桑大学Nicolas Demartines(尼古拉斯·德玛蒂尼斯)教授表示,此次应邀来访兰州,将参加大会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将访问兰大一院,观摩医院ERAS实施工作并与医院就ERAS实施开展长期合作,进行深入讨论。 瑞典维康士公司总经理卓友珍女士表示,兰大一院的医护人员,为甘肃乃至中国西北地区的健康事业,奋斗在医疗第一线,而其作为医疗咨询公司负责人,将竭尽所能为广大医疗人员做好国际先进医疗信息咨询、引入工作。 与摩根森教授来访的其他丹麦专家,回顾了他们与兰州大学、与兰大一院的合作,表示中方人员对于医疗事业的热忱深深打动了他们,希望未来和兰大一院共同构建新型数据库,以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医疗质量控制能力及管理效能。 兰大一院院长李汛、维康士公司驻华代表贾兰民、国际处负责人迟刚等中方陪同人员先后介绍了兰州大学、兰大一院与摩根森教授等专家的合作交流情况,表示将以先前合作为基础,在摩根森教授与兰大一院合作10年之际,在兰大110周年校庆之际,争取实现下一个10年与专家团队的精诚合作,共同为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13) 兰大一院承办的CHESS门静脉高压2019国际论坛圆满落幕 近日,由中国门静脉高压诊断与监测研究组(CHESS)主办,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邢台市医师协会、兰大一院承办的“CHESS门静脉高压2019国际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作为CHESS年度工作会,国内外合作专家在交流中分享研究成果、共享临床经验、形成无创共识,努力推进我国门静脉高压的精准诊疗。 大会开幕式由兰大一院CHESS研究所主任祁小龙主持,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滕皋军,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方驰华,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韩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邹英华,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出席并祝贺本次论坛顺利开幕。日本门静脉高压学会主席Shigehiro KOKUBU、土耳其消化病学会前主席Necati ÖRMEC等13位来自法国、日本、土耳其、巴西、印度、缅甸、泰国、尼泊尔从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研究、实践和推广的国际顶尖专家,CHESS全国合作者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杨希忠代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向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希望大家通过大会学习交流,能够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当中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他表示,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目前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肝炎联盟、亚太肝病学会、美国肝病学会等都建立了密切联系,明年还将与CHESS协作推进亚太肝病学会门静脉高压专题会。今后,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将全力支持CHESS在门静脉高压领域的学术活动,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声音! 董家鸿院士代表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委会、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向长期以来关注、参与并支持中国门静脉高压精准诊疗实践的国内外专家同道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强调,我们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医疗卫生领域已经在逐步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智慧医疗正在兴起,它将是实践“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而富有活力的CHESS研究组不仅紧跟技术前沿,还有效整合了宝贵的临床资源。相关自主创新技术正在逐步临床转化,这将很大程度优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精准诊疗! 滕皋军院长在讲话中说,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即将发布《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临床实践指南》。尽管TIPS作为国际目前推荐的门静脉高压治疗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我国还存在诸多问题。期待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专家能够与CHESS研究组在TIPS领域建立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提高我国在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方驰华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他指出,CHESS研究组选择了一个兼有临床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方向,充分利用无创数字化技术进行门静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同时引领国际合作专家进行深入探索和转化应用。他期待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与CHESS在门静脉高压数字化诊疗领域建立长期合作。 Shigehiro KOKUBU代表日本门静脉高压学会介绍了学会的历史、发展和创新,他对受邀参加本次高峰论坛表示由衷地感谢。他表示,此次盛会为多国专家学者就门静脉高压诊疗的最新理念、技术的深入交流与紧密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期望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进一步推进日本与中国在门静脉高压领域的友好合作。 开幕式最后,CHESS研究组负责人祁小龙向百忙之中莅临本次国际论坛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不远万里来中国传经送宝的国际合作专家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为了感谢与日本门静脉高压学会的长期友好合作,祁小龙向Shigehiro KOKUBU主席颁发了象征双方友谊的证书。Shigehiro KOKUBU盛情邀请CHESS参加即将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会,携手推进亚太地区门静脉高压诊疗技术向前发展! 中日协同创新 在CHESS与日本门静脉高压学会(The Japan Society for Portal Hypertension, JSPH)的长期交流沟通中,明晰了各自在国际大环境下的优势与劣势,双方达成共识将联合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推进新技术转化与临床应用! Shigehiro KOKUBU以“Current status of the treatment for portal hypertension in Japan”为题介绍了日本门静脉高压的治疗现状。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滕皋军以“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为题分享了门静脉癌栓治疗的东西方差异。此外,日本肝病学会(The Japan Society for Hepatology, JSH)核心负责人Norifumi KAWADA介绍了日本对于HCV治疗后肝硬化逆转的研究。最后,CHESS负责人祁小龙以“CHESS voice in portal hypertension”为题讲述了团队在门静脉高压诊断与监测领域十余年的探索与努力! 多国共谋发展 在State-of-the Art Lecture环节,亚太肝病学会主席Shiv Kumar Sarin以“Acute portal hypertension syndromes”为题,从病例个案报道、已有队列数据、在研前瞻试验多个层面,在线报告并呼吁国际同道关注急性门静脉高压综合症的临床研究与诊疗实践。 在国际肝病领域,东方与西方的碰撞融合是永远的主题!法国Saint Antoine Hospital内镜中心主任Xavier DRAY分享了人工智能在门静脉高压内镜筛查中的机遇与挑战。土耳其消化病学会前主席Necati ÖRMEC介绍了土耳其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巴西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肝病专家Rafael O. XIMENES讲述了巴西门静脉高压诊断与监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来自亚太地区的专家也介绍了各国最新进展,泰国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校长助理Sombat TREEPRASERTSUK讲述了泰国临床实践中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缅甸Myanmar GI and Liver Society主席Khin Maung WIN介绍了缅甸门静脉高压诊断的临床实践。日本Osaka City University介入专家Akira Yamamoto分享了日本管理门体分流症的临床优化方案。作为承办方,兰大一院院长李汛以“从医院管理角度看门静脉高压规范诊疗”为题介绍了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标准化检测流程,通过质控平台达到规范化,加强信息化的支持和标准化工具,为门静脉高压规范诊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CHESS国际论坛在肝胆相照平台同步直播,收看医生覆盖我国30余个省份,并有来自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与香港地区IP地址收看。在三个多小时的直播中,共有近3000人(组团)次医生在线观看。 (14) 第32届中国西部ERCP/EUS”手把手”学习班——暨ERCP30年系列活动圆满召开 2019年4月16日至18日,由兰大一院主办的“第32届中国西部ERCP‘手把手’学习班”成功举办,值此兰大一院ERCP开展30年系列活动也相继拉开帷幕。本次学习班由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兰大一院)、中国消化内镜学院培训基地(兰大一院)、中国ERCP技术人才规范化培训基地(兰大一院)、兰大一院ERCP诊疗技术培训中心、兰州大学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甘肃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联合主办。 应兰大一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内镜外科副组长李汛教授的邀请,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冀明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外科学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王震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外科内镜青年医师俱乐部指导老师秦运升教授等多位国内知名ERCP专家以及省内专家到会进行“手把手”教学培训。 本次学习班“手把手”共培训省外学员11名,就ERCP最新技术、并发症防治、疑难病例治疗对策、ERCP诊疗技术最新进展等内容的理论授课,专家针对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EUS引导胆管引流,困难及特殊解下的ERCP插管技术等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同时还进行了ERCP操作演示及规范化、针对性的“手把手”教学,内容精彩纷呈、理论结合实际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无论是学术前沿知识还是临床操作都有了极大地提高和满意的效果,培训结束经考核后为培训合格学院颁授了培训证书。 (15) 兰大一院普外二科、普外五科、特需外科联合举办第五届肝胆胰胃肠微创外科手术观摩会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基层医院普通外科医疗服务水平,培养普通外科、肝胆胰外科及微创外科基层骨干人才,4月23日至26日,由我院院长李汛、副院长周文策牵头举办,普外二科、普外五科及特需外科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兰大一院肝胆胰胃肠微创外科手术观摩会”成功召开。我院医联体及专科联盟单位相关学科骨干医生参会。 会议以切实提高基层医院肝胆胰胃肠微创外科技术水平为目的,全程贯穿多学科诊治、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众多念与技术,突出腹腔镜微创外科、多镜联合手术等,让参会学员全程参与患者诊治、参加我院MDT讨论、进入手术室现场观摩手术,并与手术医生面对面现场交流,答疑解惑。本次手术观摩会演示了胰十二指肠切除、腹腔镜下肝叶切除、腹腔镜胰腺手术、肝包虫手术及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等微创手术,与会学员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均表示不虚此行,获益匪浅。 我院普通外科临床技术和科研学术水平居省内领先地位,尤其在微创外科及内镜外科方面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随着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深入执行及医联体政策协议的逐步落实,我院将医院优势学科优势技术逐步向基层医院推广,切实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为基层医院培养大批优秀的业务骨干,更好的服务于基层群众。 相关链接: 肝胆胰胃肠微创外科手术观摩会是我院举办的品牌会议之一,自2015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至今已成功连续举办了4届,历届观摩会均得到参与学员及医院的一致好评,由于手术室管理要求,每届会议仅能安排医联体成员单位10名左右医生参会,学员报名十分踊跃,热情高涨。 (16) 兰州大学访问团与我院学术交流团应邀共同访问日本顶级医科大学及医院 日前,为进一步拓展与日本顶级医疗机构学术交流,建立人才培养与专家引智合作渠道,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教授带领的学校访问团与我院院长李汛教授带领的学术交流团,共同访问日本顶级医科大学及医院并进行学术交流。 在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我院学术交流团与学校副校长李玉民教授带领的学校访问团共同参观了该校先端生命医学研究所。中心主任清水达也教授详细介绍该校再生医学研究进展,包括干细胞、粘膜细胞、心肌细胞等不同来源细胞从体外培育到细胞簿层植入或代替患者角膜、食道粘膜、牙周组织及心脏病变位置等多项世界顶级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交流人员与日本专家同时就研究相关实验室设施及研究流程进行观摩、讨论。交流期间,李玉民教授、李汛教授与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校长丸義朗教授就双方在人员研修、科研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大学附属医院成人医学中心所长上塚芳郎教授等日本专家陪同讨论。 应日本聖路加国际大学校长、医院院长福井次矢教授邀请,李玉民副校长、我院李汛教授、杨永秀教授及学校、我院相关人员访问聖路加国际医院。该院以卓越的医院管理、机器人手术、杂交手术及护理教育享誉世界,医院管理在日本排名第一。双方就后续在上述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等进行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同时,经我院申报,学校聘请福井次矢教授担任兰州大学客座教授,会谈期间,李玉民副校长向福井次矢教授颁发兰州大学客座教授聘书。 访问期间,学术交流人员还先后应邀到访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日本国际福祉大学附属三田医院。东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设置有东京最大急诊救治与创伤救治中心,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急诊救治与创伤救治总指挥所在机构。 国际福祉大学三田医院是日本少数几家拥有国际医疗资质医院,该院在国际医疗、特需病房、体检及康复医学方面,每年接诊大量国外患者,有丰富国际医疗合作项目建设与管理经验。 在访问观摩过程中,学校及我院领导分别与东京医科大学校长弦问昭彦教授及附属医院急诊救治与创伤救治中心主任横田裕行教授,与国际福祉大学副校长兼三田医院院长山田芳嗣教授就双方后续开展学术交流与人员培训进行讨论并达成合作意向。 (17) 兰大一院院长李汛教授一行应邀访问日本并开展消化系统疾病内镜诊疗学术交流 日前,为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我院院长李汛教授,党委副书记、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杨永秀教授及消化内镜等相关科室人员,应邀访问日本多家知名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研究机构并开展学术交流。 在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李汛教授在我院及甘肃人民的老朋友,2018年敦煌奖获得者田中圣人教授以及铃木安拓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该院消化内镜中心,就日本目前不同消化系统疾病内镜诊疗流程、模式及内镜洗消全流程信息化质量控制、人工智能(AI)在内镜诊疗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交流。观摩结束后,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院长小林裕教授与李汛教授及访问团成员进行了交流座谈。李汛教授代表我院感谢田中圣人教授、铃木安拓教授分别19次、14次来我院工作指导,感谢小林裕教授及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对两位教授与我院交流的支持。小林裕教授表示,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将一如既往支持双方合作,并期待双方在更多专业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合作。 在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我院特聘消化内镜指导老师——该中心主任小田一郎教授及高丸博之医师,陪同我院交流团参观内镜中心,双方重点就日本最先进消化内镜中心建设布局、设备设施配置、功能分区、诊疗流程,尤其是内镜术中标本显微镜下评估、内镜诊疗信息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同时就后续人员培训模式与内容达成共识。 访问期间,恰逢日本东京国际内镜研讨会开幕,李汛教授应邀与大会主席、日本昭和大学井上晴洋教授会谈,双方交流了各自消化内镜领域工作进展与研究方向,李汛教授向井上晴洋教授介绍我院开展的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及防控体系建设,得到教授高度认可,双方就后续更进一步交流合作达成共识。 在与上述机构及专家交流的同时,访问团成员还先后与日本知名消化内镜专家——顺天堂大学医院渡边纯夫教授、荻原达雄教授等进行交流讨论并参加国际内镜研讨会。 (18) 兰大一院举行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授牌仪式暨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交叉创新学术研讨会 5月30日,我院举行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授牌仪式暨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交叉创新学术研讨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规划评估处处长王锦倩,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秘书长吴朝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王任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教授张叔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孟霞,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规划评估处干部吕兴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干细胞办公室主任张雯,甘肃省卫健委副主任张浩,甘肃省科技厅基础处处长梁云升,甘肃省卫健委科教处处长益瑞渊,兰州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安娴,悉尼大学斯托尔肝脏中心乔梁教授,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程博教授。我院院长李汛,副院长周文策、刘健、武新安等参加。开幕式由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孟文勃主持。 开幕式上,王锦倩处长介绍了自《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公布以来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备案和项目备案审核的情况,希望今后各位专家就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开展研究,把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各项工作做好。 张浩副主任希望我院以授牌为起点,利用好研优势,扩大合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积极研究探索,建立完善制度标准,做好干细胞临床研究。 梁云升处长在讲话中希望我院抓住机遇,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形成更多原创性成果,实现0-1的原创性突破,引领支撑行业发展。 李汛院长代表医院欢迎出席授牌仪式的各位领导、专家,介绍了我院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会上,王锦倩处长向李汛院长授“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牌。我院正式成为甘肃省首家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备案机构,可以开展干细胞相关各类临床研究和医疗活动。目前已在国家卫健委备案研究项目“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再生作用的临床研究”,本项目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以外周静脉输注、肝动脉注射、门静脉注射三种不同途径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通过观察疗效、不良反应、总结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找到该类患者最适宜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方式。 研讨会上,王锦倩、吴朝辉、乔梁教授等分别围绕干细胞临床研究做了精彩的报告。随后,王锦倩处长一行听取了我院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简介及备案项目的汇报,检查了甘肃省干细胞库及GMP实验室。 我院相关科室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19)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全国ERCP学术研讨会暨第14届中国西部国际治疗内镜与微创外科高峰论坛、2019中国西部EUS论坛 6月27日-29日,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超声内镜学组,北京友谊消化疾病诊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兰大一院)、中国消化内镜学院培训基地(兰大一院)、甘肃省消化病微创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甘肃省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ERCP学术研讨会暨第14届中国西部国际治疗内镜与微创外科高峰论坛、2019中国西部EUS论坛”在甘肃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此次大会汇聚国内外众多消化内镜及消化外科领域顶级专家。应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主任、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侯任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主任令狐恩强教授,国际著名内镜专家美国加州大学DAVIS医学中心梁永昌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何克裕教授,泰国朱拉隆功大学Rungsun Rerknimitr教授,日本埼玉医科大学良沢昭銘教授,韩国顺天乡大学附设富川医院文鐘豪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刘润皇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郭学刚教授、杨爱明教授、金震东教授、邹晓平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兼ERCP学组组长麻树人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内镜专家莅临本次大会。此外,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及内镜外科学学组、ERCP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及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内镜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专委会,亚太ERCP联盟(APEC),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医学装备分会内镜装备委员会等学术委员会的各位常务委员、委员第二届中国青年ERCP大赛10强选手,全国百余家医院的内镜领域专家,我省消化内外科专家,相关专业青年医生共计1000余人也齐聚兰州,共享盛会。 开幕式暖场视频回顾展示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ERCP工作的30年风雨历程,30年来,这支优秀的团队在李汛教授的带领下不断追求卓越,以精湛医技全心奉献回馈陇原。大会开幕式上,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甘肃省科技厅厅长史百战、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浩、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令狐恩强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最后,开幕式为经过全国各区域预赛、半决赛层层角逐选拔,最终举行的全国第二届青年ERCP大赛获得佳绩的ERCP青年医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大会紧紧围绕消化内镜领域相关重点、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旨在推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发展,展示国内外该领域最新进展。会议历时三天,设1个主会场,11个分会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主会场特邀国内外权威内镜大咖进行学术讲座,内容包括内镜领域最新前沿、核心技术及未来方向;外科操作及内镜操作演示会场邀请国内外知名内镜专家进行了57场精彩的消化内镜、腹腔镜手术演示;其他分会场则针对不同亚专业特点,结合相关领域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术讲座、知识培训、课题研讨、主题演讲等形式进行展开。在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与早诊早治、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学术研讨会、2019甘肃消化系统肿瘤早诊早治紧密型专科联盟学术年会分会场,除针对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内镜诊疗及病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还为甘肃省消化消化系统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举行授牌仪式;肝胆胰胃肠疾病内镜微创内外科联合论坛分会场进行了11场肝胆胰胃肠疾病内镜外科领域的精彩学术讲座并为甘肃省消化病微创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分中心举行授牌仪式;外科ERCP临床多中心会场针对当前实施课题进行阶段总结并对新课题进行规划与研讨;EUS论坛会场则围绕EUS新技术、新应用展开;中国外科内镜青年医师俱乐部学术研讨会分会场针对内镜领域热点、前沿问题为青年医师提供思想争鸣的平台;内镜护理新技术新进展研讨班上内镜护理技术、内镜护理质控等成为热议话题;此外,本次大会继续延续往届特色,举办消化内镜与微创治疗内外科联合MDT病例大赛,从MDT讨论中促进多学科交融,锻炼青年医生临床思辨,增进对疑难病例的全面认识。 本次会议以多样化的形式,使与会者拓宽了学术视野,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通过此次大会的交流与学习,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这不仅是一场高质量、高层次的学术盛宴,更是迎接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的献礼活动。迄今为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已连续举办了14届中国西部国际治疗内镜内外科联合高峰论坛,已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盛会。此次大会更是在参会专家人数,讲座数量,还是精彩程度上再创新高,相信我省的内镜事业,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助力下会越来越好! 相关链接: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成立于建院初期1954年,兰州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获批甘肃省卫生厅临床重点专科至今。目前全院普外科共分为十二个亚专业(普外一科至五科、小儿外科、肿瘤外科、乳腺外科、日间病房、特需外科、东岗院区普外科及两个外科内镜中心),拥有床位433张,其中普外二科、普外五科、特需外科及东岗院区普外科是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兰州大学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研究所、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中心、中国ERCP技术人才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及中国消化内镜学院所在地。团队致力于消化系疾病尤其是肝胆胰系统复杂疾病的综合诊治及内镜、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技术应用,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团队在学科带头人李汛教授带领下,培养了一支全国领先水平的内镜外科团队,建立了“互联网+内镜大数据信息系统及远程医疗多学科讨论(MDT)共享平台”,在国际上开创了外科内镜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在全国较早开展肝胆胰疾病MDT及肝胆胰肿瘤的综合诊疗工作并在全国推广,建立了西部高发肝病防控及肝癌规范化综合治疗模式;联合WHO及多个国家系统地开展了胃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甘肃省上消化系早癌筛查项目,建立了覆盖全甘肃的MDT网络,推动了西部高发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经过多年刻苦攻关,取得了突出成绩。 (20) 甘肃省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暨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第五届消化内镜“手把手” 培训班在我院顺利召开 2019年7月22日-25日,应兰大一院李汛院长邀请,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铃木安昙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钱冬梅教授赴我省陇南市成县人民医院与礼县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甘肃省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建设工作、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早癌筛查与内镜规范化操作示教及手把手培训。 在兰大一院举办的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第五届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班上,铃木安昙教授和钱冬梅教授对来自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临夏县、夏河县、永靖县、武山县、甘谷县、静宁县筛查点及兰大一院普外二科、普外五科、特需外科及东岗院区普外科的共约20位青年内镜医师进行了胃镜、肠镜及ERCP的规范化操作示教及手把手培训。 7月22日-23日,受李汛院长委托,兰大一院普外五科张磊主任带领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团队陪同铃木安昙教授和钱冬梅教授分别在成县人民医院和礼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早癌筛查项目工作。在前期的联络工作中,铃木教授已经通过项目组汇总的相关医院内镜医师基础信息表对各位内镜医师的操作情况做了初步的了解,通过筛查项目中的实际内镜操作,对成县3名、礼县2名内镜医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范化操作示教及手把手培训,纠正了操作的不足,规范了早癌筛查具体工作的流程。工作得到了成县人民医院王雅文院长、礼县第一人民医院金玉盛院长及院内各科室的有力支持,实质性推动了甘肃省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建设工作。 24-25日,在兰大一院肿瘤防治中心及中国ERCP技术人才规范化培训基地(兰大一院)召开了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第五届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班。开幕式上,兰大一院李汛院长对铃木安昙教授所作工作表示了高度赞扬,对他第15次来到我省参与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并进行培训表示衷心的感谢。铃木安昙教授进行了“如何进一步提高早癌诊断率”的学术讲座,由钱冬梅教授进行翻译,铃木教授耐心细致的讲座配合钱冬梅教授信、达、雅的精准翻译与讲解使得各位学员收获颇丰。在随后进行的规范化操作示教与“手把手”培训中,铃木教授由提前收集的学员信息表对各位学员目前的操作中存在的疑惑在操作示教中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讲解,并对各位学员在手把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随后,铃木教授用自己精心制作的测试幻灯对各位学员在内镜下发现早癌、鉴别早癌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说明。 通过此次培训,无论是已经开展内镜操作十余年的“老”医师还是刚刚开始内镜操作学习的“新”医师,都表示从中受益匪浅,对今后规范内镜操作、积极发现消化道早癌充满信心;同时,各位学员也对兰大一院举办这样的学习平台及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非常感谢,大家在浓厚热烈的学术氛围中结束了此次的培训活动。此次活动也是积极推进我省卫健委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相信随着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一定能够明显提高各成员单位的消化内镜诊治技术,扎实推进我省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建设工作,切实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实现省-县医疗服务同质化,借由专科联盟的积极示范作用,能够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21) 欧洲消化外科学会秘书长Helmut Friess教授访问我院并参加中德胰腺肿瘤学术交流研讨会 2019年8月14日-15日,应我院院长李汛邀请,世界著名胰腺学家、欧洲消化外科学会秘书长、慕尼黑工业大学伊萨河右岸医院外科部主任Helmut Friess教授及慕尼黑工业大学伊莎河右岸医院客座教授刘斌博士等人一行来访我院并参加中德胰腺肿瘤学术交流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伊萨河右岸医院在人员交流培训、科学研究、外科疾病诊疗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同时,鉴于我院院长李汛教授在消化系统肿瘤诊疗、研究与防治方面的成就与贡献,Helmut Friess教授代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伊萨河右岸医院聘任李汛院长担任该院客座教授。 (22) 2019中国内镜医师大会内镜质控专委会论坛暨中国外科内镜青年医师论坛在武汉圆满召开 8月16日至18日,中国医师协会2019中国内镜医师大会在武汉隆重召开。中国医师协会、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及来自海内外不同专业领域的著名内镜专家学者及全国8000余名参会者齐聚武汉、共享盛会。本次大会设16个专委会、28个分会场,针对内镜亚专业前沿、内镜临床应用、内镜培训、内镜创新、内镜质控等主题进行专题报告595场,并举行多场规范化内镜操作培训演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内镜、妇科、骨科及耳鼻喉内镜团队应邀参加了本次盛会并作为承办方召开了2019中国内镜医师大会内镜质控专委会论坛暨中国外科内镜青年医师论坛。 大会共同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内镜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应邀担任内镜质控专委会论坛主席,我院外科内镜专家周文策教授、妇产科内镜专家杨永秀教授、骨科内镜专家王文己教授,耳鼻喉内镜专家张小兵教授受邀作为论坛主持参会,论坛开幕式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特需外科主任孟文勃教授主持。该论坛作为中国内镜医师大会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全面深入优化内镜的质控与管理,学术报告涉及消化内镜、妇科内镜、神经内镜、骨科内镜、耳鼻喉内镜、胸腔镜等多个亚专业领域,李汛教授首先就 “从临床研究到内镜质量控制”作了精彩报告,我院周文策教授受邀作“多镜联合诊治胆管狭窄的思路与技巧”的学术报告,同时论坛也邀请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邹晓平教授、云南省第一医院郭强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新钢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赵珩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德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剑锋教授等全国不同领域10余位知名内镜专家,就相关专业的内镜质控规范、实践、思考及前沿等进行学术报告,整个论坛学术氛围浓厚、充满活力。 随后,第二届中国外科内镜青年俱乐部论坛拉开序幕,该俱乐部由李汛教授发起组建并担任主席,旨在为青年外科内镜医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凝聚内镜外科的共同力量促进中国内镜事业发展。俱乐部成立以来备受关注,得到李兆申院士等众多内镜领域专家的一致好评及大力支持。会上我院特需外科岳平医师分享了 “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AIP的诊治体会”,其他青年学者针对内镜相关前沿、热点、疑难病例、内镜诊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充分展现青年内镜学者思想争鸣、蓬勃朝气。 本次大会是一场内镜界的学术盛会,多样化的形式使与会者拓宽了学术视野,参会者均表示收获颇丰并予以高度评价。外科内镜青年俱乐部自成立1年来,始终贯彻“内外合璧,学术交流、携手共进、基层培训、技术指导、诊疗帮扶”的学术宗旨,相信未来会大有作为。 (23)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与瑞士洛桑大学及洛桑大学医院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我院院长李汛教授一行应邀访问瑞士洛桑大学及医院,就肿瘤诊疗与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临床实践及研究开展、肝胆胰疾病诊疗等多方面与该院专家团队,进行学术交流研讨。我院副院长王文己、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孟文勃、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刘亚涛、护理部主任魏花萍、放疗科副主任冉俊涛、东岗院区ICU主任刘丽平参加学术交流。 在瑞士洛桑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受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教授、副校长李玉民教授委托,李汛教授与洛桑大学校长Nouria Hernandez教授代表——生物与医学学院院长Jean-Daniel Tissot教授、大学国际部主任Marc Pilloud先生、国际ERAS学会推进委员会主席Nicolas Demartines教授等,就兰州大学与洛桑大学和洛桑大学生物与医学学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与洛桑大学医院在医学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学生交流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合作,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会谈结束后,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主任Francis-Luc Perret教授与Nicolas Demartines教授等人,陪同李汛教授一行先后参观了该校新建成投入使用的癌症研究中心、新建免疫治疗病区及医院研究实验室等处。该癌症研究中心作为高水平研究平台,目前与瑞士及欧洲多所知名癌症研究机构及专家团队,在癌症免疫治疗、癌症防治网络建立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合作。在医院新建免疫治疗病区,双方就肿瘤患者、严重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及免疫治疗等进行了交流讨论。在研究实验室,我院专家与实验室负责人及研究人员,就双方目前医学领域研究主要方向与进展及后续合作开展,进行深入讨论交流。 (24)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一行应邀赴英国詹姆斯•库克医院进行学术交流 近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副院长王文己及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孟文勃、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刘亚涛、护理部主任魏花萍、放疗科副主任冉俊涛、东岗院区ICU主任刘丽平应邀访问英国詹姆斯·库克医院等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作为英国东北部最大的医学中心与区域三级创伤中心、转诊中心,詹姆斯•库克医院在癌症、严重创伤、脊髓损伤、神经科学、心胸血管外科及心脏内科、放射治疗、生殖医学、加速康复外科实施等多个领域享有盛誉。医院作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附属外科医师培养基地及纽卡斯尔大学、杜伦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医学教育、研究临床医院,在医学人员培养与研究等方面,有良好的基础。 2019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与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联合申报获批执行中国科技部7项、7人国(境)外6个月研修培训项目。詹姆斯·库克医院作为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外科医师英国本土的重要培训基地,接受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首批4人在该院学习培训。 此次交流期间,李汛院长、王文己副院长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人员,与该院院长Sue Page女士、副院长Maureen Rutter女士、创伤中心主任Laura Evans高级顾问医师、危重症医学科主任Stephen Bonner教授、辅助生殖医学中心主任Fayez Mustafa高级顾问医师、麻醉科主任Danjoux高级顾问医师及医院医学专科与发展计划部门负责人David Chadwick高级顾问医师、护理部主任Gill Hunt女士、该院TIVA手术首席专家Dougie Muir高级顾问医师和2019年医院的科技部高端引智专家——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该院血管外科主任Peng Wong高级顾问医师与结直肠外科主任(机器人手术专家)Anil Reddy高级顾问医师,分别就双方在人员联合培养、科研研究合作及临床新技术与能力提升、医疗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并达成了共识。交流期间,访问团人员还应邀参观了该院的创伤中心、急诊科、手术室、ICU等并观摩手术、麻醉及危重症患者救治。 访问期间,李汛院长一行还应邀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Freeman医院等与肝胆胰外科专家、器官移植专家、医院管理专家等就肝胆胰疾病诊疗、肝脏胰腺等器官移植问题进行讨论,也针对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流程优化与提升医疗安全及成本节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25)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与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建立学术交流合作 近日,我院院长李汛,副院长王文己及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孟文勃、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刘亚涛、护理部主任魏花萍、放疗科副主任冉俊涛、东岗院区ICU主任刘丽平应邀访问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交流期间,李汛院长首先就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支持我院申报中国科技部国(境)外研修培训项目并获批执行(接受我院7名优秀青年外科医师分2批赴该院及其附属医院研修学习6个月),表示衷心感谢,并与该院副院长Pala Rajesh教授就双方外科医师培养体系与模式异同点等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基于各自的优势,结合未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及兰州大学优秀青年外科医师人才培养的需要与发展方向,就双方后续人才联合培养,包括1——2年中长期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3——6月临床观摩与培训、优秀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外科医师国际培训课程开展及后续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设立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认证外科医师培训基地、联合实施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长期合作达成共识。 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国际研究生学院院长Stuart Clark教授、外科医师培养与认证部Christine Burt主任、国际研究生培养项目负责人Jeannie Hyslop-Parsons女士、外科医师在线计划负责人Christopher Hooper先生等英方主要负责人参与讨论交流。 (26)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与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副院长王文己等一行七人应邀访问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进行学术交流。 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创伤中心,是德国首个三级转诊创伤中心与德国创伤救治网络、创伤登记系统的创立单位,该中心及救治网络创立者——Micheal Nerlich教授,被誉为“德国创伤医学之父”。作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客座教授,在过去的半年里,他指导、帮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逐步建立国际标准创伤中心并为后续在甘肃建立科学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而努力。此次访问期间,访问团全程观摩该院创伤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模拟演练,并结合实际病例,深入讨论了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流程、时间节点、团队合作与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同时,作为德国东巴伐利亚州肿瘤、复杂肝胆胰疾病、器官移植、干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心与诊疗中心及危重症医学转诊中心,访问团与该院上述相关学科负责人就各自工作基础、临床诊疗特色、研究方向及进展等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就后续合作达成共识。 访问结束后,在雷根斯堡大学副校长N. Korber教授、医学院院长D. Hellwing教授等人见证下,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与雷根斯堡大学医院院长O.Kolbl教授签署两院合作协议。双方后续将在创伤医学、肝胆胰疾病、肿瘤等多个领域临床与科研、医院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 (27) 意大利专家代表团前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交流访问 2019年11月05日,安科纳大学附属联合医院总院长Caporossi Michele,安科纳大学原副校长、附属联合医院放射科主任Giovagnoni Andrea,意大利肿瘤内科学会AIOM主席、IRCCS圣拉斐尔医院肿瘤科主任Cascinu Stefano及意大利马尔凯文化协会主席Yin Xiaomei前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我院院长李汛、副院长刘健、赵达、医务处、对外合作交流处、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李汛院长对几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刘健和赵达副院长共同主持会议并向专家们介绍我院情况。Yin Xiaomei主席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来意大利当地医疗制度,三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安科纳大学附属联合医院和IRCCS圣拉斐尔医院情况以及DRGS(按病种付费)在意大利医院的实践情况等。同时,双方就中意两国医疗体系、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座谈,互相分享经验,进行交流借鉴。 下午,Cascinu Stefano教授、Giovagnoni Andrea教授分别参加我院肿瘤多学科、影像学科MDT讨论并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期间,Cascinu Stefano教授就胃癌和肝癌的治疗、Giovagnoni Andrea教授就不同对比剂安全性和风险分别进行讲座,我院肿瘤、影像等学科多位专家与研究人员就目前我院相关领域工作,向外方专家进行介绍,双方通过交流,就后续在对应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进行了讨论。 此次交流访问,将推动我院与意大利安科纳大学附属联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在医学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临床诊疗交流、医院管理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合作,助力医院发展。 (28)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国际)院士论坛暨CHESS公开课在我院顺利召开 2019年11月5日,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静脉高压研究所(中心)主办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国际)院士论坛暨CHESS公开课”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举行,会议邀请到了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者Jacques Souquet教授,土耳其科学院院士、安卡拉大学医学院消化内科教授Necati Örmeci教授进行学术报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门静脉高压研究所(中心)主任祁小龙教授主持本次会议。 刘健副院长为本次会议致辞,他代表医院对两位院士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可以和两位院士进行更深入的国际学术交流互动,推动我院科研事业的发展。 本次论坛上,Jacques Souquet教授讲授了“超快超声成像利用剪切波成像评估乳腺和肝脏的新临床挑战”;Necati Örmeci教授讲授了“土耳其终末期肝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祁小龙教授还进行了“无创诊断和监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方法”的讲授。 此前,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为Jacques Souquet教授颁发了兰州大学客座教授证书,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与土耳其科学院院士Necati Örmeci教授签订了土耳其安卡拉大学医学院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际合作协议,医院还将促成学校签署两所大学间的校际合作协议。 (29)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成功举办“2019兰州国际肝胆胰多学科综合治疗与微创新技术高峰论坛暨第八届甘肃省DCD器官移植学术研讨会” 11月15日至17日,“2019 •兰州国际肝胆胰多学科综合治疗与微创新技术高峰论坛暨第八届甘肃省DCD器官移植学术研讨会”在兰州隆重召开,此次大会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中心、甘肃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兰州大学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等单位承办,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包虫病外科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 甘肃省科技厅社发处处长王明学、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应邀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致欢迎辞,副院长周文策主持开幕式。大会还有幸邀请到了英国牛津大学的迈克尔·帕维兹教授(Prof.Michael Pavlides),哈佛大学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尤里·波波夫教授(Prof. Yury V. Popov),德国霍根斯堡大学医院的汉斯·施力特教授(Prof.Hans J. Schlitt),瑞士洛桑大学医院的艾米莉·乌德瑞教授(Prof.Emilie Uldry)和伊曼纽尔·梅洛教授(Prof.Emmanuel Melloul)等国际知名专家。同时,大会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刘颖斌教授,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胰腺肝胆外科主任金钢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霍枫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文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健雄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秋生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王维斌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郑树国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以及省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参会,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省各级医院近500名医护人员和肝友会会员参加。 此次大会由“学术报告主会场” “肝脏疾病多学科综合治疗与微创新技术&甘肃省包虫病外科治疗专科技术培训班” “胆道疾病多学科综合治疗与微创新技术专场” “胰腺疾病多学科综合治疗与微创新技术” “金城论道多学科病例讨论(MDT)论坛” “甘肃省肝癌规范化多学科病例讨论(MDT)与治疗高级培训班”等6个会场组成,同时还举办了第十届甘肃省肝友会。 本次大会是一场由国内肝胆胰外科、器官移植等专业顶级专家汇聚的学术交流盛会,他们以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国际最新技术,以超前的理念、多彩的主题与丰富的内容提供肝胆胰疾病诊治领域最前沿的信息,交流世界先进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全省普外科医生及青年内外科医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此次大会共进行了47场专题讲座,就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消化内镜医师、精准医学时代的胰腺外科、ALPPS治疗肝癌、运用MRI对肝病患者肝脏的无创性综合评价、粘膜外科与浆膜外科思考、肝硬化治疗新靶点、外科ERCP之路、肝切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等多个主题给参会代表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角。同期,还举办了““金城论道”多学科病例讨论(MDT)论坛”,来自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专家做了主题汇报,30余名来自省内各主要医院的省级知名专家进行点评,整场MDT会持续三个小时,会议气氛热烈、轻松,各位专家画龙点睛式的生动点评,得到了专家与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冬月黄河依旧美,群英汇聚论书轩,白雪偏嫌相聚短,故穿金城作飞花看。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10年,务实的学术态度与浓郁的学术氛围为肝胆胰领域同仁们创造了一个相互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为期三天的大会尽管短暂,但给与会代表们带来了国际最先进的肝胆胰多学科综合诊疗新理念,科研学术新观点、新动向,让大家对肝胆胰疾病的诊疗与学术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 (30) 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班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顺利举行 11月24日-28日,应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李汛院长邀请,日本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铃木安昙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钱冬梅教授前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作为培训导师参加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举办的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第六届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有来自甘肃省嘉峪关市、白银市及榆中县、静宁县、成县、陇西县、武山县等市县的11位学员,以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普外五科、特需外科及东岗院区普外科的20余位青年内镜医师进行了胃镜、肠镜、ESD、ERCP、EUS规范化操作及相关治疗的示教及手把手培训。 本期培训班形式不同于以往,培训课程及手把手操作内容丰富,让每一位学员在各个方面受益匪浅。24日下午,学员们首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防治中心接受了上消化道早癌基础知识培训及测试,对学员的水平进行了评估和了解,为更好地开展培训奠定了基础。25日上午,本届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班开幕,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副院长周文策,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孟文勃、普外二科主任朱克祥、普外五科主任张磊出席开幕式。李汛院长对铃木安昙教授第16次来到甘肃省支持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并进行培训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铃木安昙教授进行了《食管、胃、肠道ESD操作策略》的学术讲座,内容丰富且细致的讲座配合钱冬梅教授的精准翻译与讲解使得各位学员收获颇丰。25日到26日,在中国ERCP技术人才规范化培训基地(兰大一院)进行的规范化操作示教与“手把手”培训,对于11位学员在操作中存在的疑惑,铃木教授在操作示教中进行了一对一的耐心讲解,并对各位学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及示教。26日,朱晓亮副主任医师完成一例多病灶高难度ESD、丁方回主治医师完成一例EFTR(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铃木教授给予了指导及肯定。随后,铃木教授对大肠模型插入与病变识别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同时利用自己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对各位学员在内镜下发现早癌、鉴别早癌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解读。 27日,铃木教授作了题为《ERCP用于诊断胆道及胰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病例分享》的学术讲座,各位学员尤其是兰大一院同时从事胆胰外科和ERCP、EUS等内镜工作的医师与铃木教授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学术交流。27日及28日的培训中,铃木教授重点对我院从事胃镜、肠镜、ERCP、EUS操作的青年内镜医师进行了内镜诊疗规范化操作示教及手把手培训。28日的闭幕式上,铃木教授逐一对学员的培训做了点评并对下阶段的目标进行了指导。李汛院长向铃木教授和钱冬梅教授赠送了为兰州大学百十周年校庆献礼的《胆道疾病ERCP影像学典型图谱》一书,培训班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培训班是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内的第六次手把手培训班,也是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作为组长单位的甘肃省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与甘肃省消化病微创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本次培训班不仅在人员及培训模式上较往届做了深度改进,培训内容也是根据学员和导师前期紧密沟通后确定的,对基层学员来说更加接地气、贴近实战,对兰大一院青年医师来说更是紧跟消化内镜最新热点、更新知识点的绝好机会。培训期间,还利用甘肃省省级引导科技创新发展竞争性项目——“互联网+内镜大数据信息及远程医疗共享平台”及手机APP(Anymed)的区域教学功能面向全省20余家成员单位进行实时直播,使得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足不出户便能接受到高水平的培训信息。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推动了甘肃省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建设工作,也明显提高了各成员单位的消化内镜诊治技术,有效提升市县级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 2 举办的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培训及巡讲 (1)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暨消化系统肿瘤早诊早治紧密型专科联盟学术会议在景泰县、靖远县顺利召开 (2)甘肃省高端医用材料行业技术中心召开第一次学术研讨会 (3)2019年甘肃省EUS规范化操作培训班在我院顺利召开 (4)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第四届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班在我院顺利召开 (5)兰大一院举办2019兰州国际加速康复医学与日间手术高峰论坛 (6)兰大一院成功举办第三届甘肃省整合医学大会 (7)第32届中国西部ERCP/EUS”手把手”学习班——暨ERCP30年系列活动圆满召开 (8)兰大一院普外二科、普外五科、特需外科联合举办第五届肝胆胰胃肠微创外科手术观摩会 (9)兰大一院举行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授牌仪式暨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交叉创新学术研讨会 (1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全国ERCP学术研讨会暨第14届中国西部国际治疗内镜与微创外科高峰论坛、2019中国西部EUS论坛 (11)甘肃省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专科联盟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暨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第五届消化内镜“手把手” 培训班在我院顺利召开 (1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成功举办“2019兰州国际肝胆胰多学科综合治疗与微创新技术高峰论坛暨第八届甘肃省DCD器官移植学术研讨会” (13)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消化内镜“手把手”培训班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顺利举行 四、运行管理 实验室主任李汛教授重视院内、省内、国内及国际间科研团队的交流与合作。举办超过10次以上的小型国内外学术座谈会,就实验室发展、规划、课题评估、论证等方面进行多次深入的交流。实验室目前各类仪器设备运转良好。实验室管理严格依据省重点实验室日常运转管理规章制度,有专职实验室日常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设备维护、耗材购置等工作。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建军分管实验室人员管理、生物安全、设备购置、日程运行工作等,实验室副主任雒扬负责实验室所有人员的课题进展和科研系列工作。 五、科普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情况 在依托单位兰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本实验室为兰州大学相关学院,包括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提供共享科研平台,同时接纳来自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等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科研工作,并与国内先进实验室进行交流合作和仪器共享。内容涵盖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医学生物物理、化学和管理学科的等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 附:本实验室主要仪器如下: 主要仪器设备 购置时间 型号 产地 运行状况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2016.5 BioelectronSeq 4000 美国Life 良好 Ion OneTouch ES 2016.6 8441-22 美国Life 良好 Real-Time PCR System 2016.6 TL988 美国Life 良好 CO2培养箱 2013.5 3111水套式 美国Thermo 良好 生物安全柜 2013.5 1384 美国Thermo 良好 生物安全柜 2014.8 1389 美国Thermo 良好 HH系列数显恒温水浴锅 2013.5 KW-1000DC 江苏常州 良好 板式离心机 2016.6 C1000-230V 美国 良好 冰冻切片机 2013.8 CM1860 德国Laica 良好 超纯水系统 2013.5 Hitech-Kflow Ultra pure plus UF 上海和泰 良好 超低温冰箱 2013.5 MDF-U3386S 日本松下 良好 超低温冰箱 2016.3 EXF40086V 美国Thermo 良好 超净工作台 2013.5 SW-CJ-1FD 上海苏净 良好 超微量核酸蛋白检测仪 2013.8 Nanodrop2000 美国 良好 尘埃粒子计数器 2013.5 Y09-550L 苏州诺达 良好 大容量气相液氮罐 2016.1 Labs-40K-kryos 美国TAYLOR-WHARTON 良好 大容量气相液氮罐 2016.1 Labs-20K-kryos 美国TAYLOR-WHARTON 良好 240L杜瓦罐 2016.6 DPL605-250-1.38Ⅱ 美国TAYLOR-WHARTON 良好 单通道移液器 2013.5 eppendorf Research plus 德国 良好 低速台式离心机 2013.5 DT5-2 北京时代北利 良好 电穿孔仪 2013.12 ECM830 美国BTX 良好 电动移液器 2013.5 S1 美国 良好 电热干燥箱 2013.5 DHG-9203A 上海一恒 良好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2013.5 DHG-9030A 上海精宏 良好 电泳系统 2013.5 DL-300C 北京东林昌盛 良好 冻存管理软件 2016.3 MSI-FIB 上海 良好 高速冷冻离心机 2013.5 STRATOS 美国themor 良好 高压灭菌锅 2013.5 YXQ-LS-100A 日本三洋 良好 恒温培养箱 2013.5 DNP-9082 上海精宏 良好 恒温振荡器 2013.5 IS-RSDA 美国精骐 良好 快速匀浆器 2013.8 Tissuelyser-48 上海净信 良好 冷冻高速离心机 2013.9 FRESCO-17 美国themor 良好 离心机 2013.5 ST40台式 美国themor 良好 流式细胞仪 2013.5 Accuri C6 美国BD 良好 凝胶成像系统 2013.8 FC3 美国 良好 全波长酶标仪 2013.8 Synergy H1 美国 良好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2016.6 NP968-C 西安天隆 良好 全自动雪花制冰机 2013.5 IMS-40 江苏雪科 良好 三目显微镜 2013.5 DM- IL 上海兆仪 良好 荧光定量PCR仪 2013.5 MX3000P 美国安捷伦 良好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2016.6 StepOne Plus 美国ABI 良好 梯度PCR仪 2013.5 Veriti 96-Well 美国ABI 良好 原位杂交仪 2013.5 TDH-500 杭州奥盛 良好 微型离心机 2016.6 826 珠海博迈杰 良好 芯片离心机 2016.3 ion torrent 美国Life 良好 医用离心机 2016.3 自动脱盖离心机 CTK48 湘仪 良好 移液器(3支套装) 2015.12 1ul/10ul/100ul 美国themor 良好 移液器(6支套装) 2015.12 2.5ul/10ul/20ul/100ul/ 200ul/1000ul 美国themor 良好 生物倒置显微镜 2013.5 CKX41 日本OLYMPUS 良好 荧光倒置显微镜 2013.5 CKX41 日本OLYMPUS 良好 荧光体示显微镜 2013.5 MZ10F 德国Laica 良好 正置荧光显微镜 2013.5 BX51 日本OLYMPUS 良好 自动化乳液PCR仪 2016.3 Ion OneTouch 2 美国Life 良好 全自动可加热式组织处理器 2019.10 GentleMACS Octo with Heaters 美天旎 良好 全自动磁性细胞分选仪 2019.10 AutoMACS Pro 美天旎 良好 多功能活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 2019.12 Cytation1 美国伯腾 良好 医用低速离心机 2019.10 L550 湖南湘仪 良好 高速冷冻离心机 2019.10 H1650R 湖南湘仪 良好 全自动细胞计数仪 2019.10 Mini Nexcelom 良好 -30℃医用冰箱 2019.10 DW-30L278 青岛海尔 良好 小动物麻醉机 2019.5 KW-MZJ 南京卡尔文 良好 小鼠尾注射静脉显像仪 2019.5 KW-XXY 南京卡尔文 良好 ThermoStar体温维持仪 2019.5 69020 瑞沃德/中国 良好 PH计 2019.10 FE28 梅特勒托利多 良好 组织分装低温操作台 2016.3 COOLPlate-Tissue 上海万格 良好 血液分装低温操作台 2016.6 COOLPlate-Fluid 上海万格 良好 实验室低温标签制作套装 2016.3 IP300-KIT-FN5 上海万格 良好 温度监控管理系统 2016.6 MTR-2006 上海万格 良好 无线数据采集模块 2016.6 AT-Z 上海万格 良好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及专职科研人员数量较少 积极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尤其对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突出科研成果的中青年专家人才将实行完全独立的P I制管理体系,并优先配备科研设施。 2. 科研立项数量与高水平科研成果相对较少 基于我院2019年成功申报干细胞国家机构与项目的“双备案”,我们将加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并基于此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发表高质量科研文章。 3.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偏低 针对现有各种大型科研设备,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提高科研与临床人员对设备的深入认识,优化开放平台,提高设备使用率。 七、下年度工作计划 1、学科建设 加强基础与临床医学与兰州大学生物学、化学、信息学等学科的融合,使其成为西部高发病繁荣流行病学研究、病理病因学和诊断治疗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新型医学学科平台。积极申请教育部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结合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着重加强医学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尤其是国外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力度,努力创造条件,形成一支西部一流、国内先进、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专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高素质的医学创新型人才队伍。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研究前沿为目标,针对西部高发疾病发病机制开展工作,制定防止新策略,提高原始创新和转化医学水平,大力开展有重大影响的原始创新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 力争获国家三大奖1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20-30项; 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50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 获得国家研究项目20-30项。累积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 4、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着力提高我校医学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产生若干有影响的原始创新研究、医学应用研究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成果,力争成为西部地区基础研究的主要基地和创新中心。 以生物技术转化医学中心为平台,大力推进西部高发疾病诊疗研究领域成果的向临床的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高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注册并开展临床试验5-10项;提出行业标准1-2项。 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自2014年10月成立以来,以生物免疫治疗,生物信息研究、生物医学转化为主旨路线,立足甘肃省及西部地区针对高发病、常见病进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2019年新申请立项项目14项,新到账经费262万元。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1篇,其中SCI论文14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培养研究生68人。实验室现已建立一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搭建起了一个省内领先面向国家一流发展的科研、学术、人才培养的管理平台。 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在肿瘤生物学机制研究、人才储备和队伍建设、平台优化和制度完善、科研管理和平台开放运行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尤其在兰大“双一流”建设的带动下,促进了肿瘤相关的多学科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生物转化研究水平的提升。 名 称 课题及经费 承担课题情况 实到经费情况(万元) 运行补贴费 设备更新费 国家 任务 省级 重点 横向 协作 其 他 国家 任务 省级 重点 横向 协作 其 他 省 部 门 其 他 省 部 门 其他 3 4 7 109 52 59 研究成果 获国家级奖 获省级奖 批准专利 一等 二等 三等 其他 特等 一等 二等 其他 发明 专利 实用 新型 外观设计 1 1 4 论文专著及成果鉴定 论文(篇) 专著(部) 成果及转让 SCI、 EI 索 引 国 外 刊 物 国 内 重 要 刊 物 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国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主编 参编 主持 完成 成果 参加 完成 成果 转让 推广 项目 数 成果转让获经济效益 12 12 43 1 1 3 研究队伍及人才培养 职称 固定人员 人才培养 研究人员 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小计 研究生培养 固定人员培养 高级 12 0 3 15 博士 21 中晋高 1 中级 7 0 1 8 其他 0 10 0 10 硕士 47 初晋中 合计 19 10 4 33 学术交流和开放流动 主办 国际 学术 会议 主办 国际 双边 会议 主办 国内 学术 会议 参加 国际 学术 会议 参加 国内 学术 会议 客座研究人员 开放 课题 数及 经费 到室外 开展合 作研究 人员数 依托单位内 依托单位外 国 外 3 12 2 1 待定对对对 备注:课题、论文、专利、专著、开放课题需要单独详细列表 表1 实验室2019年度承担研究课题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来源 经费(万元) 备注 1 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李汛 中央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 10 新增 2 胆道疾病可视内镜诊断图谱 李汛 中央高校校长专项基金项目 4 新增 3 胆胰疾病的ERCP诊疗 周文策 中央高校校长专项基金项目 3 新增 4 胆管癌胆汁肿瘤标记物筛查验证及机制研究 孟文勃 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省委组织部) 40 新增 5 内源性PD-1通过rpS6调控下游分子乙酰化促进胆管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孟文勃 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 10 新增 6 高原环境对人体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张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31960236) 39 新增 7 肠道微生物调节胆汁酸代谢在肝硬化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磊 兰州市科技局人才创新创业项目 20 新增 8 循环肿瘤细胞lncRNA FOXP4-AS1在胰腺癌复发转移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朱克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81960516) 34 新增 9 维生素A调控NaCl-SGK1-FoxO1/IL-23R信号通路抵抗高盐介导的tTreg/Th17免疫失衡治疗高盐饮食的EAE小鼠 雒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81960293) 36 新增 10 FO抑制肝癌细胞侵袭的靶点筛选及机制 白仲添 甘肃省陇原创新创业人才项目 6 新增 11 PRDX2诱导P53依赖的HCC凋亡及自噬的机制研究 白冰 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 3 新增 12 Clu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胆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林延延 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 9 新增 13 解郁安眠洗方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影响的临床研究 蒲小金 甘肃省卫建委卫生行业科研管理项目 3 新增 14 甘肃省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护理知识态度的调查研究 贺菊芳 甘肃省卫建委卫生行业科研管理项目 3 新增 15 慢性镉胁迫诱导机体肝癌发生的DNA甲基化修饰效应 李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7 接转 16 细胞精准治疗甘肃重大及高发慢病的医学转化体系建立 李汛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建设计划 300 接转 17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 李汛 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 1.5 接转 18 血清外泌体差异IncRNA的筛选及其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白仲添 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606RJDA317) 20 接转 19 胆管癌早期胆汁分子标志物的筛选与功能研究 孟文勃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15 接转 20 TGF-β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抵抗高盐炎性修饰治疗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 雒扬 优秀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20 接转 21 FO通过MFAP5调节Jun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机理研究 白仲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9 接转 22 两种不同血管入路的PD手术治疗胰头癌的疗效分析 周文策 甘肃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 15 接转 23 肝癌发生过程中肠道免疫因子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张磊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接转 24 CDKL3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影响胆管癌细胞增殖凋亡的机制研究 孟文勃 甘肃省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 2 接转 25 胆管结石复发标志物谱的筛选及相关试剂盒研发 岳平 甘肃省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 3 接转 26 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诊治及早癌标记物筛选 朱晓亮 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 3 接转 27 肝细胞镉中毒现象的先进电子显微学研究 齐阔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 2 接转 28 金纳米棒和肝癌细胞相互作用受近红外激光影响的高分辨电镜研究 齐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5 接转 29 p16ink4基因在胰腺癌中影响wnt信号通路及侵袭转移机制 张辉 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结题 30 白银市东大沟流域居民重金属暴露与生活习惯及常见疾病关系的研究 严俊 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 结题 31 肝癌细胞中甲胎蛋白自分泌环路机制研究 李汛 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 10 结题 表2 实验室2019年度发表论文 序号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题目 发表刊物 发表时间 卷号 期号 页码范围 类别 刊物级别 因子 分区 1 任龙飞 李汛 Glutathione Might Attenuate Cadmium-Induced Liver Oxidative Stress and Hepatic Stellate Cell Activation.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19 191 443-452 论著 SCI 2.431 3 2 白冰 李汛 Peroxiredoxin2 downregulation enhanc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nd is associated with unfavorable prognosis in patients Oncol Rep 2019.3 41 3 1539-1548 论著 SCI 3.041 3 3 朱晓亮 Plasma microRNAs as potential new bio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9.4 25 13 1580-1591 论著 SCI 3.411 3 4 林岩 李汛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osomes and genetically engineered exosomes for the targeted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s Journal of drug targeting 2019.8 综述 SCI 3.277 3 5 林岩 李汛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分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9.6 36 6 416-421 论著 CSCD 6 刘朔珲 李汛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结石的原因及预防 西部医学 2019.11 31 11 1790-1793 综述 统计源 7 刘朔珲 李汛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标准化残肝体积比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5 26 5 39-44 论著 统计源 8 苏艳 李汛 麻醉前预吸氧联合术中高流量吸氧对行ERCP的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中的影响 西部医学 2019.7 31 7 1125-1128 论著 统计源 9 苏艳 李汛 快速康复外科在开腹肝癌切除术中应用的Meta分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9.2 28 2 75-85 论著 CSCD 10 周永强 李汛 tRNA衍生片段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 2019.7 14 46 745-749 综述 统计源 11 张磊 刘光琇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bial dysbiosis and primary liver cancer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2019.1 18 1 149-157 论著 SCI 1.576 4 12 张磊 刘光琇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杂志 2018.6 38 3 84-90 综述 CSCD 13 张磊 刘光琇 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9.4 36 4 277-282 论著 CSCD 14 叶诚 周文策 EUS-BD与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的meta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 26 2 192-199 论著 统计源 15 刘晓燕 周文策 谷氨酰胺在肝切除术后营养支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 26 5 631-635 综述 统计源 16 王君璞 周文策 盐酸青藤碱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和PANC-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36 7 1225-1228 论著 CSCD 17 安爱虎 周文策 胆道微生态与胆总管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 31 8 509-513 综述 统计源 18 叶诚 周文策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9 28 8 995-999 综述 CSCD 19 张有娣 周文策 择期肝切除术不留置胃管或早期拔除胃管可行性的Meta分析 中国护理管理 2019 19 9 1411-1417 论著 CSCD 20 张有娣 周文策 术前口服10%葡萄糖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 27 14-17 论著 统计源 21 朱克祥 朱克祥 lincRNA-p21通过STAT3信号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9 35 5 797-803 论著 CSCD 22 蒲小金 蒲小金 实用新型鼻饲装置专利技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4 35 10 790-794 论著 统计源 23 陈雅静 赵振杰 Optimal interval to surgery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rectal cancer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Medicine 2019 98 45 论著 SCI 1.87 4 24 车刚 严俊 镉对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现代预防医学 2019 46 18 3452-3456 综述 统计源 25 唐增伟 孟文勃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Prognostic Biomarkers in Cholangiocarcinoma Journal of Cancer 2019.1 10 17 3895-3999 论著 SCI 3.182 三区 26 孟文勃 李汛 Optimal dilation time for combined small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and balloon dilation f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 multicentre, single-blind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6 4 6 425-434 论著 SCI 12.86 一区 27 孟文勃 孟文勃 IMPACT OF SIMULATION PRACTICE ON CLINICAL ERCP PERFORMANCE OF NOVICE ENDOSCOPISTS – A RCT USING ERCP MECHANICAL SIMULATOR (EMS)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19.6 89 6 AB255-AB256 会议摘要 SCI 7.299 一区 28 付文康 孟文勃 Mechanisms and Importance of Histone Modification Enzymes in Targeted Therapy for Hepatobiliary Cancers Discovery Medicine 2019.7 28 151 17-28 综述 SCI 1.929 三区 29 张金铎 孟文勃 Targeting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Therapy . Discovery Medicine 2019.1 27 146 27-36 30 张奇煜 李汛 胆漏的内镜外科治疗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 10 652-657 31 刘晓燕 周文策 不同时机营养支持治疗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 表3 实验室专利 序号 专利名 发明人 科室 专利号 专利权人 授权公告日 专利类型 1 一种改进腹部中药热敷装置 蒲小金 杨淑涛 普外二科 ZL 2017 2 1318994.7 兰州大学 2019.2.22 实用新型专利 2 一种医学实验用老鼠饲养笼 宋晓静 丁方回 张磊 姚金锋 普外五科 ZL 2018 2 0853073.9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2019.5.21 实用新型专利 3 一种试管的快速清洗装置 宋晓静 吴永娜 张磊 普外五科 ZL 2018 2 0562977.6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2019.6.18 实用新型专利 4 一种具有固定曲张血管装置的硬化注射针 李佳佳 李文亮 王雅晋. 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ZL 2018 2 0381202.9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2019.6.18 实用新型专利 表4 专著统计 序号 著作名称 作者排序 出版社 书号ISBN 出版时间 字数(千字) 备注 1 胆道疾病ERCP影像学典型图谱 第一主编 科学出版社 978-7-03-062080-4 2019.9 415 实验室开放课题 开放课题一 项目名称:过继转输iTreg细胞可治疗自免肝以及如何通过免疫重塑调控自免肝转化为肝癌 负责人:张秋菊 张秋菊,女,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200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专业。目前参与4项国家自然基金(地区项目)项目。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8RJZA017,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阳和汤治疗胃癌的体外作用机制,2016/01-2019/12,已结题。 负责人和研究队伍 序号 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 单位 项目分工 1 张秋菊 讲师 病理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课题设计 2 雒扬 主治医师 免疫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课题设计 3 卫小凤 检验师 外科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实验操作 4 严孟超 博士研究生 普通外科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实验操作 5 齐阔 助理研究员 凝聚态物理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数据整理 6 严俊 主治医师 流行病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数据分析 7 王海平 助理研究员 医学统计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统计学分析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过继转输iTreg可治疗自免肝以及如何通过免疫重塑调控自免肝转化为肝癌。 研究内容: ① 免疫调节异常是AIH发生进展的重要机制,最终缓慢形成肝癌。天然调节性T细胞(nTreg)在AIH是否数量减少,抑制功能是否有改变,同时Th17细胞大量增殖,是否有nTreg/Th17细胞的免疫失衡介导AIH的发病。 ② 证实TGF-bata诱导的Treg (iTreg)其基因表达谱、表型、功能均不同于nTreg,尤其在炎症环境中的稳定性明显优于nTreg。 ③ AIH的慢性炎症如长期迁延不愈,最终会诱变为肝纤维化、肝癌。因此我们过继转输iTreg治疗dnTGFβRII自发性肝炎小鼠,预计iTreg通过稳定nTreg细胞,重新诱导iTreg分化重塑肝内免疫微环境,缓解AIH发病。 ④ 给予该转基因鼠药物诱导肝癌,观察治疗前后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 研究目标: 证实iTreg可治疗AIH,并能通过抑制AIH进展控制肝癌的发生发展。 研究方案 ①Treg细胞的功能改变介导的肝内免疫稳态紊乱是AIH发病的重要机制,过继转输iTreg细胞通过抑制肝内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达到治疗AIH的目的; ②通过病理染色,WB,ELISA和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手段发现iTreg细胞在肝脏聚集,肝内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表达明显下降; ③证实iTreg细胞通过抑制T细胞亚群活化,尤其Th17细胞增殖;抑制肝星状细胞免疫激活,诱导nTreg扩增等多种机制缓解AIH的发病; ④,利用iTreg治疗的dnTGFβRII自发性肝炎小鼠诱导肝癌模型进一步证实早期给予免疫抑制可延缓肝炎转变为肝癌。 经费预算 预算支出科目 金额(万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计 3.0 专家咨询费 1.0 转基因鼠模型的建立 科研活动费 2.0 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及其他支出。 开放课题二 课题名称:过继转GMSC可教育树突状细胞获得免疫耐受表型治疗自免性脑脊髓膜炎的生物学机制 负责人:李来元 负责人简介:李来元,男,中山大学外科博士,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发表SCI文章3篇。 研究队伍: 序号 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 单位 项目分工 1 李来元 主治医师 外科学 甘肃省人民医院 课题设计 2 雒扬 主治医师 免疫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课题设计 3 严孟超 博士研究生 外科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实验操作 4 卫小凤 检验师 外科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实验操作 5 吴永娜 研究实习员 分子生物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数据分析 6 李汛 主任医师 外科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数据分析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过继转GMSC可教育树突状细胞获得免疫耐受表型治疗自免性脑脊髓膜炎的生物学机制。 研究内容: ①实现从人体齿龈无菌分离得到齿龈源性间充质干细胞(GMSC)并体外扩增;探索GMSC与其他来源的MSC在各组学和代谢通路中的差异;体外验证其抑炎能力和在炎症下能否维持自身稳定; ②我们利用两种转基因鼠Rag1-/-(肠炎模型)和Foxp3-GFP荧光报告小鼠(自免性脑脊髓膜炎模型,EAE),体内证实GMSC能够治疗DSS诱导肠炎和MOG35-55诱导Foxp3-GFP的EAE小鼠两种模型;探索GMSC在肠炎鼠肠道和EAE小鼠大脑内的迁移和定殖力,尤其关注GMSC与其他不同免疫抑炎细胞的免疫对话;发现GMSC可修饰树突状细胞(DC)为免疫耐受型DC(tDC); ③发现介导GMSC抑炎的表面分子,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深入研究肝癌形成的机制,尤其通过研究肝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阐明其在肝癌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目标: ①证实GMSC可治疗自免性脑脊髓膜炎。 ②其重要的机制之一是GMSC重塑DC为免疫耐受型DC。 研究方案: ①从牙龈分离GMSC并成功鉴定(细胞表型、成脂、成骨实验); GMSC在不同炎症因子组合(IL-6,IFN-γ,TNF等)下稳定性和功能性;RNA-seq结合质谱流式发现 GMSC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的分子标志物; ②体内实验部分一,建立T淋巴细胞转输Rag1-/-小鼠和B6 Foxp3-GFP小鼠EAE模型,并过继转输GMSC观察治疗效果, 明确GMSC在脑内局部驱化性,并进行多种细胞生物学评定; ③体内实验部分二,GMSC与Treg和DC之间的免疫调控,流式检测治疗组Treg、DC与模型组的表型、功能改变;确定GMSC-DC免疫互作的细胞生物学机制,评价GMSC修饰后的DC是否具有治疗EAE的特性,即自身是否被改变为免疫耐受性DC。 经费预算 预算支出科目 金额(万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计 2.0 设备费 0.0 设备购置、设备试制、设备改造与租赁。 科研活动费 2.0 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及其他支出。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2019年)
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2019年)年度报告
(二) 2019年度新申请研究课题
(五) 2019年度发表论文
(六) 2019年度授权专利
(九) 实验室最新研究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0509)慢性镉胁迫诱导机体肝癌发生的DNA甲基化修饰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0543)黄河白银段环境镉暴露对肝癌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7 甘肃省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
8 无创产前基因(NIPT)、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工作
二、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三、学术交流和开放流动
八、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甘肃省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工作统计简表